第20部分(第3/4 頁)
持續著,康熙很急。實際上他不必急,因為勝利遲早屬於他。吳三桂,也急了,並痛了,戰局越發不利,防守日益艱難,雲貴大後方也逐漸窘迫,後勤保障開始難以為繼。
更讓老吳急的是,危難之際,整個抗清大局也迅速崩潰了,左膀右臂先後被斬斷。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西北陝甘王輔臣於平涼(今甘肅平涼)降清,與之呼應的四川也奄奄一息,被清軍切斷了與老吳的聯絡;同年十月,東南福建耿精忠也戰敗降清了。
其他如廣東尚之信,本就首鼠兩端,不足道也。康熙十五年二月才起義響應吳三桂,見耿精忠投降,十二月又迅即跟著人家降了清,所以說稱這次大亂為“三藩之亂”,實在不合適。隨後,進入廣東的清軍又打敗了來攻的吳軍,悉定粵境。
康熙十六年(1677)十一月,吳三桂派其從孫吳世琮誘殺欲降清的孫延齡,佔領桂林,意圖控制廣西,穩固後方。清軍當然不會容他得逞,一番征戰,康熙十八年盡復廣西全境。此時,吳三桂已撒手歸天。
最後,四川及陝西漢中、興安王屏藩(吳三桂派往四川西北的忠貞大將)等點點星火,也於康熙十九年熄滅。這已是後話。
伴隨著外圍戰場的不斷勝利,清軍對吳三桂的戰略大包圍也迅速形成,尤其對湖南主戰場的擠壓越來越猛烈,基本已形成東南北三面環攻之勢,嶽州、長沙兩大重鎮,仍是進攻重點。
急性子的康熙,見大好形勢,自然也對清軍狂念緊箍咒: 同志們,不能再有絲毫懈怠了,抓緊幹吧,“宜將剩勇追窮寇”!清軍攻勢一浪接著一浪,非排山倒海,卻也驚濤拍岸。
康熙十三年湖南歸吳以來,自始至終都是清吳激戰最酣之地。在吳三桂的堅強領導下,吳軍一開始打得有聲有色的,也曾讓康熙躁怒了很多次,而今已面目全非,老吳也日漸到了窮途末路。
曾經同心協力的吳軍,如今也非鐵板一塊。鎮守江西重鎮吉安的大將韓大任降清了,先後共達五六萬人呢;水師大將林興珠也降了,老吳的水上優勢盡失。其他,也就不再一一道之了。
為安撫人心,鼓舞士氣,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吳三桂正式即帝位,國號大周,建元昭武,以衡州為都城,改名“定天府”。但又有多大用呢,戰場上還是要憑實力說話!縱使他不顧老邁之軀,奔波於各戰略要地,並親自領兵打了幾個勝仗,彷彿有了點小小轉機,可惜他自己先頂不住,丟下一個爛攤子,撒手而去了。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吳三桂病逝,享年六十六週歲,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奇詭的人生正式宣告結束。他本想給子孫留下一片世代相守的天空——這也是促使他起兵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最後給子孫帶來的卻是滅族之災!
想必此時世上最幸福的人應該是咱們的康大帝了,他一生最痛恨也是最大的對手,就這樣慘淡地走了,留下他在東亞這片遼闊大地上,獨孤求敗。
吳三桂之死,對剛成立的大周政權,絕對是最沉重的打擊,精神偶像的作用不是誰說擔就能擔起來的。
老吳逝後,孫子吳世�Ъ壇辛說畚唬�質圃椒⒔�尤障隆>馱誒銜饉籃蟮牡詼�兀�滴跏�四暾�攏�寰���迥瓴�保�沼詮ハ略樂藎��角孟熗宋庵苷�ǖ納ブ櫻�喲艘宦肥迫縉浦瘢��稀⒐籩蕁⒃頗希�鈧沼誑滴醵��輳�1681)十月二十九日,佔領昆明。
吳周政權徹底覆亡,吳氏滿門滅絕!吳三桂的鐵桿子們也都人頭落地,一家老小或斬或籍沒。當然,結局的慘狀遠不止於此。
歷來*的輸家,特別是吳氏這樣的叛亂者,都不會有好果子吃,史書所載多如牛毛,隨手一抓一大把;但贏家如康熙這樣,前後的言行不一、手段的狠辣殘忍,依然讓人驚歎。
大亂之中,為儘可能孤立吳三桂,康熙表現出極大的寬廣胸懷,千方百計招撫叛軍,許下種種諾言,不管你是誰,只要投誠歸來,過去一切都既往不咎,還給你加官晉爵,並極盡噓寒問暖、關懷體貼之能事。如今大亂方定,康熙立馬撕下假面具,狠酷真相徹底暴露。
他對吳三桂所有的部下將官兵丁舊人等三四萬人(還不包括各自家眷親屬),簡單區分一下所謂從逆的輕重,先砍了一大批,其餘一律罰沒,充往東北苦寒之地,當永世不得翻身的賤民,代代受苦役,輩輩受奴役。子孫們不能入仕為官,不能當兵,也不能幹其他任何稍算體面的職業,甚至婚姻都是自行解決,不準與外部聯姻,比起印度等級制度中最下等的那一層,所受待遇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附逆又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