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親自到中京去面見皇上,估計他們也不會讓見,甚至連我自己都得搭進去!”
耶律淳說:“重德你這步慮得對,現在咱們最好的辦法,是在各自的駐地不回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方可保自身平安。你就聽我的話,率兵來南京,平州那兒就乾脆放棄掉。只要守住南京,我們就算擁有大遼國半壁江山,北可抵金人,南可抗宋兵。”
耶律大石說:“恩師,我的看法與你不一樣!平州北接上京、中京,東臨廣平澱、東京遼陽府,南控南京,西接西京大同府。正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南京防守依靠的是漢軍,而漢軍是由漢人組成,漢人的根兒在宋朝。平州距北邊的各部族不算遠,如果我們把南京的精兵都調到平州、廣平澱一帶,與朝廷兵馬共同拒守廣平澱,多重用契丹將領,多向北邊部族徵招馬軍,在大草原上以馬隊對金人馬隊。刀槍見紅,我們就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一直坐在旁邊靜聽的李處溫這時插話說:“重德,你就聽淳帥一句話,率兵來南京吧!你與蕭幹的人馬合兵一處,加上南京各處人馬,精兵不下十萬眾,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上京、中京你就別指望守了,皇上身邊整天圍著一幫奸臣小人,只顧吃喝玩樂,信神信巫,不會有大作為。女真人在混同江邊,皇上在夾山打獵,金兵打過混同江,皇上跑到廣平澱。金兵臨近廣平澱,皇上跑到中京去。一旦金兵攻打上京,皇上指定跑到西京去,南京這兒離宋朝太近,皇上不會來。這樣的皇上率領這樣一群朝臣,如果軍隊能打勝仗,倒真是見鬼了。唉!當年如果由淳帥繼承這個大位,大遼國肯定會是另一副樣子啊!”
耶律淳向四周看了看,謹小慎微地說:“處溫,以後這樣的話要少說!”
李處溫說:“重德是你我的學生,又不是外人,我倒覺得,淳帥如能振臂一呼,廢掉天祚帝,擁立淳帥做皇帝,君臣同心對付金人,大遼國或許還有希望。如果像現在這樣任天祚帝糟蹋下去,不亡國才怪!”
這時蕭幹風塵僕僕走進來說:“大元帥,宋兵種師道已到白溝,正在那安營紮寨,我已派馬軍三千前去監視!”
耶律淳扭頭看耶律大石說:“重德,你馬上回去率兵馬過來,我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任命你為南京右軍都統,蕭幹任左軍都統。咱們合兵一處,共同對付混亂局面。”
蕭幹見耶律大石在這兒,走上前去擂他一拳說:“大石弟,快率兵過來吧!你我二人對付种師道和辛興宗。光我一個人,還真難對付!”
耶律大石想想說:“我的意見,還是堅守平州,不放棄上京、中京、廣平澱。只有這樣,我們國家才有出路,大遼國才有出路。但恩師是大元帥,於公於私,只要大元帥一聲令下,我即日率軍來南京!”
耶律淳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說:“好,我這就寫調兵令給你,你等一下!”
在耶律淳、李處溫、蕭幹的笑聲中,耶律大石則是發自心底的一聲長嘆。
第9節
天祚帝在中京皇宮大殿裡召集蕭奉先、蕭嗣先、耶律俊、耶律塔不也、達魯古等人議事,宣佈他要駕臨南京析津府,然後帶5000馬軍及後宮到夾山打獵,之後再駕幸西京大同府。
蕭奉先首先諫阻說:“皇上,女真兵逼近上京、廣平澱,太子柴冊禮的舉行日期又沒定下來,這麼多大事都等著辦,皇上這時離開中京,實在欠妥啊!”
天祚帝說:“女真兵逼近上京,你們這些做臣子的不去想辦法,難道讓朕去衝鋒陷陣?至於太子柴冊之禮,到了南京或西京再辦也不遲。再說,朕現在身體康健,也不必急著立儲君。”
蕭奉先說:“皇上,到南京舉辦太子柴冊禮不妥,南京是耶律淳的地界,恐生意外。在西京舉辦柴冊禮,耶律淳、耶律大石等人就不能參加了!”
天祚帝不無煩躁地說:“不能參加就算了,過後下道聖旨告訴他們一聲。”
耶律俊奏道:“皇上,南京派人送來戰報,宋將童貫驅兵20萬逼近南京,种師道、辛興宗各率10萬兵抵達南京析津府地面白溝和範村。”
天祚帝突然大發雷霆說:“可惡的宋朝皇帝背信棄義,趁我大遼國危難之際派兵犯界。對了,西夏國使臣呢?他說西夏國主答應過,一旦宋兵犯界,他們會派兵擾宋界幫助我們!”
耶律俊說:“皇上,西夏使臣李然還在驛館等成安公主隨他回國覆命。只有成安公主嫁過去,西夏國主才肯出兵啊!”
天祚帝轉身盯著蕭奉先說:“蕭愛卿怎麼回事,朕封你女兒為成安公主,賜嫁西夏國主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