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頁)
,頗有心灰意賴之感,不願身入政界,只想研究學問。袁世凱極盡熱情的挽留,說:“我代表四萬萬同胞誠懇邀請先生,請先生千萬賞臉,勿要推辭。”
蔡元培說:“元培心已倦,神已疲,只能向四萬萬同胞的代表敬謝邀請,不敢以不振之心,誤了民國的大計。”
袁世凱苦笑搖頭,但還是說:“我一定要將先生弄進內閣。”
三月十三日內閣總理唐紹儀從北京南下,到南京將新任內閣名單提請參議院表決。新內閣組成如下:
外交總長:陸徵祥 內務總長:趙秉鈞
財政總長:熊希齡 陸軍總長:段祺瑞
七五 鴻翅雁影裡,爪痕鳴聲都是漁歌(3)
海軍總長:劉冠雄 教育總長:蔡元培
司法總長:王寵惠 農林總長:宋教仁
工商總長:陳其美 交通總長:梁如浩
十總長之中,同盟會方面列名四人,袁世凱系統的列名三人,參議院審議後認為基本公允,表決結果除否決了交通總長梁如浩的提名外,其餘九人都順利透過。
孫文嘆息黃興未能繼任陸軍總長之職,而陳其美、蔡元培雖被提名透過,卻都不願就職,孫文、黃興一再勸說,蔡元培答應了暫署其職,陳其美卻以鞏固上海形勢為由,堅決辭了工商總長一職。
四月一日,孫文正式宣佈解職,四月二日,參議院議決以北京為首都,於是臨時政府及參議院先後遷往北京。
袁世凱歡喜無限,當下簽發委任狀,委黃興為陸軍參謀總長,黃興辭而不受,說:“功成身退,革命者理所當然。”
袁世凱於是又聘汪精衛為總統府高等顧問,汪精衛也辭而不受,說:“我早已有誓,不做官,不當議員,唯見共和成功,民國巍立,則於願已足。”
袁世凱無法,想到民國如今名雖統一,但南北的政務交接,特別是南方民軍的管理及善後問題極多,便又委黃興為南京留守使,總轄南方民軍,以待中央定出政策,那時或遣散、或編練,逐步統一軍隊編制。孫文覺此職非黃興無人勝任,便勸黃興就任,黃興無奈允諾。
此時唐紹儀在北京像模像樣的做起內閣總理來了,內撫各僚屬總長,外以同盟會各大員的支援自重,欲將民國治理得政通人和、百業俱興。
袁世凱心中不快,在他看來,內閣應該是自己的幕僚班子,總理當是幕僚長一類人物,事事秉承自己的意見辦事,但這個唐紹儀滿腦子新觀念,老是引《臨時約法》為據,強調內閣負責制,在人事安排等大事上,不時與袁世凱頂撞,有時兩人竟然爭得面紅耳赤,因此每次唐紹儀進總統府,袁世凱都要生上好幾天氣,唉聲嘆氣,抑鬱不樂,此後袁世凱的侍從武官們一看見唐紹儀入總統府,就笑了起來,說:“唐總理又來欺負我們袁大總統來了。”
孫文見內閣制運轉正常,大為歡喜,放下心來。剛辭去總統職務時,還感覺有些許失落及憂慮,如今頓感無官一身輕,心情愉悅歡欣。這時候南方各省紛紛來電,邀請孫文前往遊歷視察,演講共和真諦,其中以湖北黎元洪的邀請最是殷勤。孫文意動,遂欲赴首義之地一行,與從未謀面的黎元洪一晤。
四月七日,孫文乘坐“聯鯨號”兵艦由南京出發,溯長江而上武昌。同船的除胡漢民、汪精衛、陳璧君、章士釗、吳若男外,還有子孫科、女孫婉,秘書宋靄齡等二十多人。
四月九日,船近武昌,拉響了汽笛。泊於武昌江面的楚有艦、裕川艦等一齊鳴笛,並順流而下遠接。當“聯鯨號”駛向武昌織布局碼頭時,龜山、蛇山之上禮炮如雷,長鳴二十一響,而碼頭之上,軍樂齊奏,市民的歡呼上遏行雲。自平湖到文昌門江岸,軍政商學各界及一般市民二萬餘人翹首引頸,眼望著滾滾江水中孫文的坐艦劈浪而來,禁不住急舞雙手,縱聲大叫,都欲儘快一睹這手創民國、功成身退的一代偉人的風采。
孫武,蔣翔武代表黎元洪將孫文迎上岸來,岸上馬營、步營的數千士兵一齊舉手行禮,孫文脫帽答禮。各界代表列隊使勁地鼓掌,孫文上前與之握手致意。這時歡迎的市民爭欲上前一睹孫公風采,肩磨腳踩、擁擠非常。
孫文向人群揮手,孫武肅容揖讓,請孫文登車入城。
孫文及其一行上了馬車。督府傳騎隊五百兵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