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的時候,有人管靠自覺還行,否則就容易怠工。但是這裡沒有機械化,實際又只能靠勞動力,所以如果能有效的組織勞動力那是最必要的。
說起來還是有錢人家好,僱著長工幹活,只要對他們好一些,吃穿不愁,人家自然是拼命幹活的,如此以來也算皆大歡喜。
唐妙握爪,覺得自己找到了唐家的根源--就在於窮!
老唐頭的意思就算分家,也要把這季棒子種上,先分開住,等收完了秋地種好麥子,再徹底地分開。
唐文清自小最聽話,父母發了話他沒意見。高氏一直覺得自己孩子多,家裡吃得多用的多,平日裡就算受委屈也斷斷不敢言語的,還要每日陪著笑臉,總覺得心虧得很。如果分開,自己拼著力氣吃飯,再不必看人臉色,也沒什麼不好。
況且,她還想讓唐妙和識幾個字,總不能自己養了這麼多孩子,以後每個的結局都和自己這般,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累死累活除了吃飯養兒育女沒被的盼頭。
一年四季,累得像牛,吃得像牛,家裡也存不下點什麼,如果自己當了家,還是過不好也就算了,再不遺憾什麼。
獨獨老四不肯,他自小跟著大哥大嫂慣了,一下子分開還要娶妻單過,心裡份外不是個滋味,就像是被人拋棄了一樣。
二十歲的男人,在母親炕頭上抹眼淚。
李氏笑著給他擦淚,“快別丟人了,這麼大個漢子了,要是傳出去,看誰給你做媳婦!”
老四哼哼道,“才不稀罕!”
李氏拍了他一巴掌,“混賬話,你捨不得大哥大嫂,以後多幫他們乾點活,反正也沒人綁著你的手。現在什麼時候?你三姐要找婆家,暫時耽誤你兩年,要是家裡一大家子人,都是不能幹活的,人家外面也不喜歡。說出去不好聽,哪個媳婦願意進門?我和你爹也都老了幹不動了,不給你扒叉上個媳婦,讓我們怎麼省心?”
老四知道母親的心思,便不做聲了,過了一會才道,“找媳婦也行,給我找個老實的,天天咋咋呼呼的,可別煩死我。”
李氏逗他,“可有看中的?跟娘說,娘讓王媒婆給你留意著!”
老四臉一紅,“不用非常好,有大嫂一半好就行。”
李氏心裡便明白了,去年二月二龍抬頭,耍獅子踩高蹺的時候,東西北邊後院頭那裡有閨女來玩。其中有個閨女白淨臉,模樣不錯,大家都說她好看還逗老四。老四回了句,“拉倒吧,那叫好?也就咱大嫂一半的吧。”
自己兒子心思是知道了,就不知道人家姑娘許沒許人呢!得趕緊託人去問問。
過了四五日,終於下了場雨,唐家堡的人歡歡喜喜,祭了龍王,都把玉米種上。
老三也接了媳婦回來,一家人先自己商量怎麼分家。
村裡有人分家向來喜歡找老唐頭去,他為人公正,不偏不倚,只是如今自己分家倒是頭一遭,他也不想找人來指手畫腳,索性先自己家商議,議定之後找里長和同族高輩分的人來見證一下就算了。
莊戶人家最重要的就是牲口,其次便有個住的地方就行。唐文清提出來要大黑花,王氏立刻不樂意,被老唐頭瞪了一眼沒敢吱聲。
家裡的牲口有兩頭牛一匹馬,算是富裕得很,否則得租用鎮上的,貴得很。農具卻只有一副。老唐頭便說年前一起幹活,年後再徹底分開,分家之前想辦法再打一套新的農具,錢由家裡出,等老大攢了錢慢慢地還上。
至於住的地方,就是西邊那三間小草房,比現在住的四合院自是小了很多,只有正房三間,沒有廂房南屋,房子也低矮得很,大人進房門會磕頭。不過有地方住也不錯,唐文清早就打算好,也知道家裡困難不開口要什麼。
高氏也只要了鍋碗瓢盆以及針線之類過日子物品,另外又要了兩張桌子四把椅子,就算自己不坐,來客人也是要撐撐門面。
李氏倒是沒異議,高氏當初的嫁妝有兩隻手箱子,一個大櫃子,唐家沒給準備衣櫃,只給了一隻楸木箱,當時高氏也沒計較。況且家裡桌子椅子多幾張,給老大家也是應該的。
開門立戶,不管怎麼省儉也是要一套傢伙什兒,以後自己種地不止是農具,每一樣都要辦起來,否則也過不起日子。這樣的話除了分家給的東西,還缺不少,老唐頭說家裡先想辦法墊錢給老大家辦置,記在賬上,等有了錢慢慢還。以後的兒子也這樣辦。
田產加上自己開墾的荒地一共七十畝不到。要是按人頭分定然不行,但是按照兒子分,老大家孩子多,定然又不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