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1/4 頁)
從傍晚時分開始,劉恭便來找到他,連杯水都沒喝,苦口婆心地囉嗦到深夜。而他所說的內容很簡單——讓李玉發兵。
念及自己的小命握在唐安手裡,劉恭沒有不賣命的理由。至於發兵會造成什麼後果——他會在乎麼?只要能活的逍遙自在,發兵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無非還是搬出了唐安的一套說辭。事實上,這套說辭很有說服力。
既能得到大片土地,又能換回仁義的名聲,還能養著大唐這條看門狗替大齊戍守國門,何樂而不為?起先只是擔心自己的小命,可說著說著,居然連劉恭自己都心動了。他甚至在猜想,自己這一條建議很有可能改變天下格局,而他的名字,將來也會被刻在賢臣榜上。
李玉承認自己很心動,可是牽扯到大軍調動,他又暗暗頭疼起來。想到車馬糧草已經戰爭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他便感覺頭大如鬥,優柔寡斷和膽小怕事的昏君氣質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於是,二人討論到半夜,依舊沒有任何結果。
李玉的軟弱讓劉恭大為惱火,及至後來,二人竟然爭吵起來,最後劉恭憤然離去。
************************************
在一棵樹上吊死,顯然不是唐安的作風。把所有希望寄託於一個靠賣屁股為生的陰險小人,也不足以令人放心。
所以,拜訪完劉恭,唐安又去了鑑吏大夫府上。
龐光大本來還想避而不見,可誰知唐安根本不信他不在府上的謊言,生生硬闖了進來。而當他表明來意之後,後者更是憂心忡忡。
可惜,他根本沒得選擇。
龐光大埋在書房之中搜尋謝淵這些年來所犯下的罪過時,稷下學宮的訊息終於傳到了朝廷——魏中天魂歸天外,終年百歲!
訊息一出,舉國震盪。
有些人哀嘆,有些人悲傷,也有人想到魏中天和謝淵的死所產生的變化,開始暗暗行動起來。
無比漫長的一夜過去,黎明的曙光碟機散了夜的黑暗,為臨淄城送來了一縷光明。
大街小巷上,為了生計而奔波的人依舊操持就業。他們不會因為死掉一個近乎被遺忘的宗師而放棄活路,正如不會因為少了國公爺的風流韻事便沒有了談資一般。
真正有變化的,是皇宮內部。
早早接到訊息的朝廷大員們天還不亮,便早早聚到了一起。有些事,提前溝通一下總好過臨時抱佛腳,到時候若是一不小心站錯了隊,怕是不保烏紗都是小事。
早朝。
金碧輝煌的殿堂,卻是一片陰雲。
李玉臉色凝重。在上朝之前,他已經派人傳喚唐安,把前一天所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又問了一遍。
唐安當然不會傻乎乎地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而是把一切都推到了已經作古的魏中天身上。他的說辭毫無破綻,而根據稷下學宮提供的情報,當事人冷落情和小師弟皆被謝淵“打暈過去”。
由此不難看出,謝淵的確有殺人之心。至於理由——自然是想要斷了大齊發兵援唐的可能。在先前的接觸中,不少人都能察覺到他的立場。
於是,事實終於大白於天下——
謝淵為了一己私利,慫恿魏中天接見唐安,暗地裡想要痛下殺手。魏大師得遇良才,無奈清理門戶,卻因損耗過渡而駕鶴西歸。
這樣的說法,是最能朝臣接受的說法,卻絕不能昭告天下。
所以,經過早朝討論,群臣上下形成了統一口徑。
魏大師百歲壽終,功德圓滿。
定國公突發隱疾,暴斃家中。
商議完大事,群臣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兩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踏前一步,道:“臣有事啟奏。”
“定國公謝淵在位期間,為獲取利益,利用身份之便大做文章。其手下有一組織,名曰‘玉門’,門下女子皆為嫵媚妖嬈之輩。為拉攏朝臣,謝淵曾多次贈玉門女子與大臣為奴為姬。眾臣憂其權勢,只能虛與委蛇,內心盡皆苦不堪言!”
“臣亦有本要奏!謝淵號稱我大齊風流名士,民間素有其‘春在聽雨樓,夏至翠荷莊,秋臨楓葉谷,冬回映花閣’的說法。但據臣所知,這四所別院皆是其用骯髒手段,從別院原主手中強行索要得來的。人們懼其名、畏其權,不敢稍加得罪,只能忍痛割之。”
“陛下,謝淵此人貪婪無度,與多數臨淄富賈皆有往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