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1/4 頁)
“不,不用,這就挺好!”
樓燁的酒量略差。加上心情抑鬱,不覺有了絲醉意。褚青沒辦法,只好道:“那咱叫幾個菜,別喝涼的。”
說著。他喚過服務員,點了個鍋仔和兩道炒菜,酒也換成了38度的綿竹大麴。那服務員的表情極其驚悚,想問又不敢問。糾糾結結的退下。
虧得店內沒別的客人,否則肯定騷亂。
而此時,他才接過話頭。道:“你剛才說什麼,怎麼就完了?”
“後期做完了……”
嗨,他鬆了口氣,可下一秒,樓燁又道:“也特麼快完了!”
“我把《頤和園》送去審查了,沒過,我打算再送。”
“我知道,它過不了。”
“我知道,它不能上映。”
“我知道,他們會用一個特可笑的理由斃掉那部電影。但我也沒辦法,我幹活的時候老是忘了那些東西,這個你能拍,那個你不能拍……”
“……”
褚青默默聽著,連菜端上來了都沒動。
當初,一群朋友就勸過樓燁,沒聽,如今也不是在後悔,是憋著,是壓著,是忍著,是最極限的跟老朋友聊一聊。
那片子他知道,有青春,有騷動,有裸*體,有反思……但這都不重要,最嚇人的是,裡面還有八*九。
你以為《藍宇》被禁,真是因為同*性戀麼?不就是稍稍提了幾筆大廣場麼?更別說《頤和園》這種明目張膽的描繪。
其實整個第六代,賈璋柯妥協過,王曉帥妥協過,張園直接墮落,管琥遊走在商業與文藝之間,只有樓燁,這個黑黑瘦瘦的小個子!
直到十年後,仍然死倔死倔的挺在自認為有價值、有靈魂的電影廢土上。他不一定正確,但一定值得敬佩。
樓燁一盅一盅的喝著酒,偶爾夾口菜,強大的自制力仍然掌控著頭腦的思維,道:
“我以自由的表達方式進行我的電影工作,卻被首先理解為對禁止的反抗。這就是我們的現實,我們必須無條件接受對我們每個人的各種分類、定位和命名,無一倖免。”
“我不希望我面對的事情,是以後20歲的導演還要面對的。他們拍第一部第二部影片的時候,應該比我們要好。”
他保持著慣有的說話口吻,深刻,矯情,褚青沒有笑,甚至不敢喝酒,免得兩個人都醉倒。
在這樣的夜裡,被老朋友叫出來,除了同喜同悲,還能幹什麼呢?
“以前禁止的時候,我們最自由,現在審查放寬了,我們反倒被束縛了,真諷刺。”
樓燁拈起酒盅,在眼前晃來晃去,語帶感傷:“我還是覺得那會兒最好。”
“呵,我也覺得那會兒最好。”
褚青低聲應了句,似說給對方,又似說給自己。
一頓飯吃了許久,飯館都臨近打烊,酒喝了半瓶,菜剩下大半。他知會了媳婦兒一聲,便扶著樓燁出門,外面夜色無邊,路途未盡。
樓燁靠在他身上,醉意朦朧:
“青子,我想《蘇州河》啊,那時的愛情真好……就像風一樣突然襲來……”(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八章 三十歲
許是年紀一大就容易懷舊,許是一懷舊就容易變老,反正褚青覺得自己真挺老了。
他第一部地下電影是《小武》,在1997年,最後一部是《盲井》,在2002年。之後,他解禁,政策放寬,商業片大賣,好萊塢邀請……這些事情一度讓他覺得,離禁止這個詞已經很遙遠了。
可看到樓燁在那夜裡的大醉,他才猛然發覺,自己從未逃脫掉。你在地下,官方不好掌控,於是主動降低黃線,把你拖出水面,正是“無一倖免”。
所以褚青也懷念那個時候,哪會兒車少,樓不高,消費便宜,電影純粹……
而透過跟樓燁的一番閒聊,還真給他提了個醒:電影局明文規定,所以影片送去參展之前必須提請審查,審查未過,不得私自參加。
所以他馬上找到了姜聞,老薑抬手就糊了一臉,你丫名氣越大,智商越低了!
因為一部國產電影通常要經過兩遍審查,參展前和公映前,尺度完全不同。就像《白日焰火》,去柏林之前給領導們看了一遍,包括廖帆失誤導致警察死亡的情節,以及廖帆和桂小鎂在摩天輪裡啪啪啪的鏡頭,全過。
可在國內公映的時候,足足刪了八個地方,以上內容全滅。
《頤和園》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