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第2/4 頁)
神、語氣、小動作等等……你是柯布,我就是阿瑟。
這便是頂級演員之間的默契,用不著溝通,自有一種很舒服的畫面感。同樣的,現場沒人覺得驚訝或是興奮,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那你幹嘛來了?
劇組的效率奇高,馬上就拍第二場,倆人走到直升機前,艙門一拉,卻見齋藤和那個叛變的築夢師在裡面。
大概程式是這樣的:先把攝影機戳在外面,拍齋藤的特寫;再讓倆人站好位,拍他們的特寫;最後,才拍一個全景。
即倆人背對鏡頭,站在機門前,築夢師在右座,齋藤在左座,由於艙門遮擋,只露了一條大腿……
這三場戲,才組成了一段20秒鐘的內容。
至此,演員的戲份OK,跟著便是摩天樓群的外景。劇組要動用兩架直升機,一架在下面飛,一架在上面拍。
大家都準備好了,艾瑪卻忽然跑過來,跟諾蘭耳語幾句。他聽了直皺眉,問:“不是已經談好了麼?”
“又出了點問題,東京政府對直升機的飛行高度和線路,都有一套嚴格規定,他們覺得我們的飛機會對某些建築造成損毀。”
“那怎麼辦?”
“別急,我們的人正在溝通,一會兒就有訊息。”
結果咧,這一等就到了下午,問題還是沒解決。
諾蘭都想罵娘了,他是個非常講究效率的導演,特麼的第一天就受阻!劇組也沒辦法,都準備好了卻不能開工,只能苦逼呵呵的閒著。
最後艾瑪忍不住了,乾脆給華納那邊打了個電話,華納又趕緊聯絡日本的金主財團,這邊一出面,市政府立馬點頭。
這一系列過程,褚青全程目睹啊,心裡就剩下一個想法:資本果然萬歲!
(上章標題有錯別字,是紀錄,不是記錄,抱歉……)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援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六章 好萊塢的工業實力
7月末,《蝸居》在魔都電視臺首播。差不多同時期,京城、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的地面頻道也播出了該劇。
與歷史中一樣,這部沒有任何宣傳鋪路的電視劇,就在一片低調中默默火了起來。裡面描述的官商勾結,權色交易,以及在房價高漲的社會背景下,殘酷現實對普通人生活與愛情的衝擊,都深深吸引著觀眾的心。
尤其海萍的這段獨白:“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連串數字蹦出。房貸六千,吃穿用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百四,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說,從我睡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進賬四百,至少!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它說的就是你我身邊的事情,每一個在寫字樓中擁有1平方隔間,月月還房貸,出門坐公交,中午吃盒飯的都市男女,都能從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夠膽的媒體評論稱:“2009年上半年,紅了《潛伏》;2009年下半年,紅了《蝸居》。這現象就好比,理想主義再美好,我們總歸要回到現實。”
更有那些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紛紛在網上自嘲:
“前段買了本書《蟻族》,一直沒時間看,現在看了這部劇,我覺得已經不用看書了。”
“本人211大學畢業生,剛剛出來工作。感謝《蝸居》,感謝六六,你們讓我知道:我將在不吃不喝的七年之後,在這座城市的郊區買一平米的房子。”
“這種電視劇都能獲准播出。政府有意調控房價了嘛?”
瞧著特辛酸,但沒辦法,那麼多的社會情緒無處宣洩,竟然只能由一部電視劇來承擔。而也正是這段時期,房奴和蟻族兩個名詞,正式進入了公眾觀念。
《蝸居》的熱播。無論它有著何種意義,或者引起什麼樣的社會話題,投資方最關注的永遠是商業價值。
該劇的片方是華宜和上*海文廣,為它的擴散程度所震驚的同時,還保持著一種“撿漏”的暗爽感。
特別是華宜,近兩年被我們倆壓過一頭,始終憋著一口氣。此番不算勝,但小小噁心一下還是OK的。
於是乎,網路和媒體不約而同的爆出了一條訊息:六六最先找的是褚青。怎奈他眼光太差,覺得是部爛劇。幸虧華宜慧眼識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