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強盛起來的秦國首先將矛頭指向了南方的強國——楚國,並一舉攻佔了楚國的國都郢都。此後,在秦國向楚、趙等國大舉進攻時,齊王非但不出兵救援,甚至還拒絕了趙國糧食不足的求救。
第二章 齊魯史話(5)
秦王嬴政即位後,先後滅掉了韓、魏、楚、趙、燕等國。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軍王賁率軍南下,以銳不可擋之勢直逼齊國。此時,齊王才如夢初醒,慌忙部署兵力抵抗秦軍。但齊軍無人是王賁的對手,秦數十萬大軍很快就攻佔了濟南與臨淄,齊王束手就縛,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太行山下的共城(今河南輝縣)。至此,為期八百餘年的齊國滅亡了,這塊古老的土地被納入了統一的封建專制集權的秦帝國之中,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也宣告結束。
第二節魯國史話
一、魯國的建立
姜子牙受封齊地的同時,在滅商戰爭中建有巨大功勳的周公旦被封於魯。
周公旦受封之後,由於天下初定,需要留在王室輔佐周成王,無法親自到達封地。因此,其長子伯禽代為就封,從這個角度說,伯禽才是魯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國君。
景色秀麗的魯山
最初,魯國並不在今山東曲阜一帶,而是在今河南魯山一帶。後來,周王室為了鞏固和加強朝廷對東夷地區的統治,將魯國改封在曲阜。魯國境內的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適合農業、畜牧業和蠶桑業的發展,因此當時的魯國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國語·魯語上》上有“魯之班長”的記載,“班長”就是位於諸侯國之首的意思。
雖然曲阜一帶的地理環境比較優越,但是此地原本是殷商勢力較為強大的地區,這裡的東夷部族並沒有甘心降服於周朝。因此,在伯禽前往此地之前,東夷各部曾多次叛亂。
伯禽剛到曲阜時,徐戎、淮夷等部族趁其立足未穩之際發動叛亂。伯禽率軍*,在今天的山東魯臺地區積聚糧草、構築工事。經過激烈的戰爭,雖然平定了這次叛亂,但敵人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所以,直到伯禽去世,叛亂始終沒有間斷,導致魯國的統治很長時間都沒能穩固下來。
伯禽死後,其子酋繼位,史稱考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兄弟熙繼承王位,稱為魯煬公。煬公即位初期,曲阜一帶的奄、夷等部族還沒有真正歸服。因此,煬公在壯大國力的同時不斷四處征討,最終徹底收服了周圍的眾多小部族,使魯國逐漸在曲阜一帶站穩腳跟。
二、動盪不安的魯國
煬公在位六年,去世後由兒子宰繼位,史稱幽公。公元前974年,幽公的兄弟晞殺掉他,自立為君王,稱魯魏公,在位50年。此後魯國國君不斷更換,致使魯國的經濟與軍事沒有顯著發展,與鄰邦其他國家相比明顯落後。
魯國古城牆
公元前817年,武公敖帶領長子括、少子戲前往鎬京朝見周宣王。宣王非常喜愛戲,想立他為魯國的太子。當年春天,武公去世,戲即位,稱為魯懿公。對於戲繼承王位,其兄長括沒有不滿,但括的兒子伯御卻因失去君位繼承權而心懷不滿。公元前807年,伯御發動叛亂,殺死懿公,自立為王。他在位11年,稱為魯孝公。
公元前770年(魯孝公末年),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魯孝公死後,惠公即位,在位46年。公元前723年,惠公去世,但太子允過於年幼,由魯隱公姬息姑攝政。
魯惠公在位時,魯國在外交上比較孤立,幾乎從不與齊、宋等大國往來。隱公攝政後,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先與鄰國邾國結為盟友,隨後又與宋、鄭、齊等結盟。後來,鄭國以不朝見周天子為名,與齊、魯兩國謀劃伐宋。隱公積極響應,派出大量軍隊在今天的山東單縣大敗宋軍。為此,魯國得到了兩座城池。
第二章 齊魯史話(6)
公元前712年,魯國宗室中的公子惲出於個人野心,向魯隱公提出殺掉自己兄弟允的主張,但遭到拒絕。公子惲怕允知道此事後會對自己不利,又跑到允那裡誣陷隱公想殺掉允而獨霸君位,並煽動允殺掉隱公。允信以為真。在允的授意下公子惲密謀殺害了隱公,然後自立為國君,稱為魯桓公。
桓公即位後,基本上做到了任人唯賢,努力發展經濟,國內政局比較穩定,國勢逐漸強盛。但桓公最後卻因大意而命喪黃泉。事情是這樣的:魯桓公的夫人叫文姜,是齊僖公的女兒、齊襄公的妹妹。她在嫁到魯國之前,曾與自己的兄長齊襄公私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