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
過多的打擊使李清照心力交瘁,但她依然在與命運的抗爭中頑強地活著。南渡後的詩文、詞章、內容風格為之一變,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比如確立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摻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兩盞三杯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表現的多是閨情,流露出對愛情生活的嚮往與別離相思的痛苦。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顯現出她的愛國思想。
李清照在總結前人創作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詞的平仄、聲韻、音律等文體性特徵,得出詩詞“別是一家”的結論,為詩和詞劃清了界限,使她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此外,李清照還將詞人分為兩派:以晏殊、蘇東坡、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為代表的“不知”者;以晏幾道、黃庭堅等為代表的“能知之”者。這種劃分基本與後人所稱的“婉約派”和“豪放派”相對應。李清照也被後人稱作婉約派之首,她的詞被稱為“易安體”。
三、豪放派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詞人。
辛棄疾出生於濟南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在他出生前的13年,中原已淪為金人的國土,辛棄疾的家鄉也被佔領。金人的殘暴統治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南宋朝廷在求和派的控制下,不但放棄收復河山的大計,還採取喪盡民族氣節的投降政策。辛棄疾處於這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裡,自幼目睹生靈塗炭的慘狀,又經祖父辛讚的教導,年紀輕輕就心懷復國大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齊魯英傑(30)
22歲時,辛棄疾曾組織數千人參加耿京的抗金起義軍,第二年奉命南歸,被高宗授予官職。當辛棄疾躊躇滿志意欲壯大軍隊恢復中原時,卻處處受到排擠,沒過多久就被解除兵權,賦閒在家。雖然如此,他依然心懷故土,矢志收復河山,並曾以獨到的眼光寫出《美芹十論》,準確地分析了宋、金雙方的形勢和作戰方針,只是朝廷主張求和沒有采納。
辛棄疾生性豪爽,非常看重友情,與朱熹、陳亮等人交往甚篤。朱熹死後,朝廷嚴禁朱熹之學,其門生、友人無人敢去送葬,而辛棄疾以61歲的年紀前往哭送。他與陳亮的交往,更廣為後人所傳頌。
1178年,辛棄疾任臨安大理少卿,當時同僚吳交如因病過世,但家貧無錢買棺入殮。辛棄疾知道後感嘆道:“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厚贈銀錢給死者的家屬,並上疏皇帝,請求撫卹吳交如的遺眷。此時,“人中龍、文中虎”的永康人陳亮來到臨安,上書孝宗,建議遷都建康。陳亮是一個有經濟之才、堅持驅逐金人、反對道學空談心性的傑出思想家,還是氣概豪邁的大詞人。陳亮非常仰慕辛棄疾,急欲相見。當時辛棄疾住在臨安城郊,宅前有一條小溪,溪上有木橋。據傳說:陳亮騎馬來訪,但馬到橋前停止不進。陳亮3次揮鞭催馬,馬只是盤旋跳躍並不肯前進一步。陳亮大怒,拔出寶劍斬斷馬首,然後步行過橋。辛棄疾看到此番情景不由駭然,急忙出來迎接,此後兩人結為至交。
隆冬的一天傍晚,大雪紛飛,辛棄疾臥病在床,忽然家人來報:“東陽陳亮來訪。”辛棄疾急忙下床迎接,並命家人備好酒菜,與其邊飲邊暢敘心曲。當兩人論及時勢而談到北方淪陷地區人民的苦難時,都慨嘆不已。悲憤至極,辛棄疾從牆上摘下一把寶劍,遞給陳亮觀看。陳亮抽劍出鞘,寒光一閃,湛如秋水,實乃好劍。辛棄疾說此劍是自己在歷城起義時,一名戰士的父親所贈,真實表達了中原人民抗金的堅強意志。當追述起當年威鎮山東,使金人聞風喪膽的農民領袖耿京時,辛棄疾不由唱起新近填寫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隨著歌聲,陳亮舞起寶劍,寒光閃閃、冷氣森森。歌聲停歇,他收住寶劍,盛讚辛棄疾歌詞的悲壯,辛棄疾則讚揚陳亮劍術精湛。
辛棄疾遠大的政治抱負和不向投降派妥協的政治態度,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屢受打擊。空懷復國強兵的本領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