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幼呈擔�撕蠹淳�J秤謾! !�
第十章 食不厭精話魯菜(5)
有一次,陳姓鄉紳邀請大畫家、濰縣知縣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來家中赴宴,宴席上有眾多山珍海味,但鄭板橋食用後卻對“甲魚燉雞”最為滿意,大加稱讚,說此菜實屬菜中上品。
後來,黃燜甲魚的製作方法被一家飯店的主人知道了。對其進行研究後,店主配上海參、魚肚、口蘑等,先煨後燜,使其味道更加鮮美。由此,該菜被稱為“黃燜甲魚”。
歷經多年,此菜在濰坊地區“生根發芽”,製作方法也更加獨特。除了正常的燉煮之外,廚師們還將甲魚和母雞的骨頭剔除,並將肉切成2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然後在炒鍋中放入花椒油和姜蔥絲,炒制微黃後放入醬油、雞湯、紹酒、味精、甲魚和雞肉,繼續燜煮片刻,最後淋上麻油食用。
此菜營養豐富,吃到嘴中清鮮香醇,長久以來一直受到食用者的好評,就連外國來賓品嚐之後都讚不絕口,還將其稱為“高壽湯”。
2�章丘黃家烤肉
在章丘,以皮酥肉嫩、鮮香味濃、肥而不膩聞名於省內外的黃家烤肉乃是當地的傳統名吃。
誘人的黃家烤肉
關於黃家烤肉的起源,現今已沒有可信的資料來證實,但在當地的村民中卻流傳著多種傳說:
傳說一:早在元朝年間,章丘市黃家灣有一個姓黃的人一直在朝中做武官。在一次戰鬥中,這個人打了敗仗,皇上一怒之下將其貶回原籍。此人返回原籍時帶了幾名隨從,其中有一位蒙古人。回到黃家灣,這名蒙古隨從經常用樹枝烤羊肉吃,剛烤好的羊肉皮酥肉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吸引了很多人。
黃家受到啟發,也開始烤肉吃,不過當地擅長養豬,他便將豬肉切成塊來烤,自烤自吃,並不出售。明朝末年,黃家家道中落,由於迫於生計,便開始用特製的爐子烤整豬出售,並以此謀生。
傳說二:早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黃誠兄弟三人從冀州(今河北省)棗強縣黃家窯遷到山東,從此定居在章丘縣城。由於初來異鄉,生活拮据,幾乎到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地步。
為了養家餬口,除了正常的勞作之外,黃誠兄弟三人還經常到城外的山上獵些野味來賣。後來,他們發現烤成熟食後的價格更高,便自行烤制野味來賣,時間一長,所烤野味味道愈來愈鮮美,深受顧客的歡迎。
過了幾年,當地的野味逐漸減少,燒烤山雞、野兔等野味的利潤也逐漸降低,於是黃家兄弟將眼光逐漸轉向了豢養的豬。但是豬肉膘厚脂肥,燒烤之後會黑漆皂光,不是烤化、烤焦就是半生不熟,顏色和味道都無法與野味相比。後來,黃家人逐漸琢磨出用土坯圍成爐,然後用慢火燜烤豬肉的方法,基本上解決了豬肉烤焦或烤不熟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烘烤工藝不斷改進,黃家烤肉也成為膾炙人口的佳餚。於是,黃家人在章丘老城東關大橋處開設了茂盛齋烤肉鋪,專門經營烤肉,民國初年改名為長勝齋,直至今天依然在經營烤肉。
除了黃家烤肉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外,還有關於黃家烤肉為何能夠廣為流傳的傳說:
黃家烤肉之所以能名聲遠揚,與“孟氏商人”(以孟洛川、孟覲侯為代表)有很大淵源。大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孟氏商人”結交了許多豪門顯貴,章丘的名吃也逐漸被帶到了宮中。慈禧太后本就吃膩了各種山珍海味,偶爾品嚐到章丘黃家烤肉,覺得此肉肥而不膩、皮酥肉嫩、香氣四溢,食用之後回味悠長,便重重地獎賞了孟洛川,據說還賞賜給了黃家一塊銅牌。由此,黃家烤肉蜚聲全國。
第十章 食不厭精話魯菜(6)
現在,隨著烤肉工藝的日益改進,黃家烤肉所用的烤爐也有了很大創新——爐高將近2米,從上面的入口放肉,從下面的入口放燃料。為了使烤肉味道更好,黃家人還嚴格挑選質高肉優的好豬,且是不喂複合飼料的瘦肉型豬。選好豬後,首先殺死放血、刮淨皮毛、去五臟、剔骨,然後將肉一道道地劃開(稱花肉),均勻地抹上自制配料(*中都要抹勻)。連抹三遍後,再將豬肉來回揉搓,以便配料均勻地滲透到肉裡。最後用草紙蘸著水貼在豬肚皮等膘肥脂厚的地方(防止烤化或烤薄),用幾根高粱秸稈在豬頭、三叉骨等位置將肉支起來(熟得快)。如此處理好豬肉後,就可以開始烘烤了。
烘烤的燃料也是很有講究的,早些時候專門用高粱秸,後來高粱秸沒有了,人們就改用竹筐,因為用竹筐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