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1/4 頁)
八月十五的大好日子,邊城卻出了大事,淩氏同趙老太太道,“說是昨夜火就燒起來了,那樣大的風,風助火勢,直燒掉了一條街。”
趙長卿是個警醒的人,立刻道,“鄭姐姐家就住福字街,就是林太太家住的甘井衚衕,也在福字街上。不如著人去打聽打聽,看可還好?”
淩氏道,“很是。”遂吩咐丫環派了男僕出去打聽。
過了大半個時辰,派去的男僕回來稟道,“林太太家沒事,林太太說多謝老太太、太太惦記,請老太太、太太放心,有空還過來尋老太太、太太說話。就是鄭大人家,火就是從那一片起來的,一連燒掉大半條街,人也燒死了十幾口。好在鄭家人口平安,只是家都燒了個精光,如今衙門將那一片都圍了起來。小人打聽了許久,才打聽出來鄭大人將家下老小都暫且安置到了鄰近的客棧裡,鄭老太太受了驚嚇,身上似是不大好。”
“這怎麼成,客棧裡缺衣少藥的,不是常法。”趙長卿道,“若不知道還罷了,如今既知道了,咱家就不該坐視。鄭哥哥送鄭姐姐遠嫁,鄭大人素有清名,陛下還嘉獎過他。不如我去瞧瞧,接了鄭老太太、鄭太太來咱們家住著。”
淩氏素來是個心性簡單的,鄭家是御史之家,鄭大人還是進士出身。淩氏因自己是個小書香之家出身,對進士之類格外會念書的人尤其尊重,便道,“這話很是。你先去瞧瞧,我這就著人收拾屋子。把阿寧挪出來叫他去我那邊耳房去睡,這樣離蘇先生近,養病也便宜。”
趙長卿換了衣裳,叫著蘇先生一道匆匆去了。在車上同蘇先生道,“不知道是不是鄭大人得罪了誰呢。”
蘇先生道,“不論得罪的是誰,這種點火燒掉一條街的事也過了。”
趙長卿嘆了口氣,蘇先生道,“世間披著人皮不幹人事的人多了去,現在就嘆氣,以後有的是嘆氣的時候。”
趙長卿道,“我是覺著,人若是好起來,完全能想像出來這人什麼樣。一個人若是壞起來,真是再想不出能做出什麼事。”
“自來壞人比好人易做。”蘇先生感慨。
是啊,自來壞人比好人易做。
只是,我來這世間一遭,怎能不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時光。
師徒兩個忽而心生靈犀,不禁相視一笑。
*******
大半個時辰才到了鄭家棲身的客棧。
這客棧就與鄭家所在的衚衕就臨著福字街,發生大火時,許多人自家裡逃出來沒處去,客棧老闆命夥計開了店門,安置下了許多逃出性命的人。
鄭家人口不多,除了主家人,就一個丫環一個看門的老頭,都沒在屋裡。鄭太太服侍著鄭老太太,鄭老太太年紀比趙老太太還大兩歲,深更半夜逃出命來已是萬幸,年紀大受了寒,便有些支撐不住。鄭太太模樣也很是憔悴,見趙長卿與蘇先生來了,也沒處招待。又不好在屋裡說話,怕吵著鄭老太太,只得在外頭去說話。
其實鄭太太同蘇先生在趙長卿及笄禮上見過,趙長卿仍是先介紹了蘇先生,道,“伯母,我聽說這一片出了事,過來瞧瞧。如今屋子燒了,伯母有什麼打算沒?”
鄭太太嘆口氣,“剛剛知府衙門倒是派人過來想接咱們過去,老爺頗是氣憤,並未應允,如今同知府大人在外頭查案子。老太太身子也不大安穩,剛請大夫診過,丫環去煎藥了。我想著,暫且安置客棧兩日,重尋了房子就搬過去。”
見鄭家並無安排,趙長卿便道,“若如此,這客棧畢竟不是久居之地,再者,老太太這麼病著,在客棧裡衣食皆不便。我與鄭姐姐素來是以姐妹相交,以往我也常去家裡請安,伯母也視我為女兒一樣的。我出來前,家裡長輩便叮嚀了,勿必請伯母和老太太去我家將養兩日才好,別的不論,我家先生也通醫術,這一樣就便宜。其三,伯母和老太太平安了,鄭伯父才能安心為官,為民請命。”
鄭太太仍是有些猶豫,趙長卿道,“要說別人家不放心,我與鄭姐姐來往這幾年,我傢什麼樣,伯母也知根知底。若說伯母怕給我家添麻煩,那更不必。朋友皆有救急之義,我若不知道倒罷了,我既知道,理當援手。除非伯母有更好的安排,還請伯母莫與我客套,不然若在客棧耽擱了老太太的病,倒叫我心裡難安。”
趙長卿天性就很會為人著想,所以,一句一句的皆說到了鄭太太心裡去。鄭太太並不是死心眼的人,溫聲道,“倒是我狷介了,如此就麻煩你了。”
趙長卿同蘇先生乘一輛車過來,餘者還帶了兩輛空車來,鄭家實在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