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況且後悔也沒有用,久而久之也就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既然這樣的話,就得善於尋找一種心理平衡,畢竟不平衡會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終都處在一種極度不安的焦躁、矛盾和激憤之中。他們不思進取,在工作上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鐘,更有甚者會走進不平衡的心理誤區,鋌而走險,最終玩火燒身,走上了危險境地。
因此這類人要想接收一個好心情,就得先學會比較,在比較中,你就會獲得心理平衡。還有就是要心地無私,心地無私是治療心理不平衡的良藥。
接收好心情的第四種方法就是不要讓自己揹著“包袱”生活。
一個聰明的人總是把精力放在該做的事上,而一個愚蠢的人卻是整天揹著憂慮的包袱,使自己怯於前進,神經緊張,甚至日子長了就完全喪失了做事的能力。
演員瓦爾特·佩吉奧講過,他的第一次公開演出一敗塗地,當時他“嚇得要死”。然而,在第二次出場之前,他對自己解釋說,既然已經失敗了,就不會再有什麼損失。如果他完全放棄演出,只能是一個徹底失敗的演員,因此,他要是再回到舞臺上,就實在沒有什麼牽掛了。第二次演出時,他舉止輕鬆,充滿自信,終於在最後大獲成功。
因此我們總是說揹著包袱的人是走不遠的,要儘量把生活過地簡單—些,最糟糕的事也就能糟糕到那個程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適當的時候,給自己減減壓,是一個明智之舉,這會讓自己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
接收一個好心情可以舒服一整天(3)
最後一種方法就是擁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
平常心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順其自然,不違背生理需要。在生活中有許多壽星並不是真的都懂養生之道,他們長壽的唯一秘訣就是保持著一種平靜的心態和操守。大哲學家羅素活了98歲,一生幾乎沒生過什麼大病。有人問他的長壽秘方是什麼,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吃喝隨心所欲,醒不了時就睡覺。就是這種極其豁達、平和的心態,讓很多人嚐到了長壽的甜頭。
擁有一顆平常心,首先要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不要被慾望牽著鼻子到處跑,面對生活,雖然不必像佛家人那樣四大皆空,但追求平常心得一分就是一分,這對生活就是一份從容和灑脫。
只要我們能做到上面的幾點,就能每天都接收一個好心情,也就讓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快樂。
關於平常心
有人曾經問一位禪師:“什麼是平常心?”
禪師道:“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問者又道:“不平常心又作何解釋呢?”
禪師道:“吃飯時不肯吃飯,百般折騰;該睡覺時又不肯睡,千般計較。”
懂得好人緣的秘密武器(1)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們要想成功,或者是想讓自己的事業有所起步,就必須得依靠別人的幫助,因此我們必須就得有一個好人緣,
但是一個好人緣並不是想要就要的,而是需要你用心去經營,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別人,更重要的是你要拿出你的真誠。當然光靠真誠是不夠的,還得有很多的交友技巧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掌握。
那麼到底是什麼技巧需要我們學習呢?
首先就是要有容人之量。
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像旁有一副很耐人尋味的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也就是說,要想做一個能讓周圍的朋友感到舒心的人,那就得有“能撐船”的肚量,容天下難容之事,以一種“天下皆醉,唯我獨醒”的姿態笑天下可笑之人。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人生的事情不如意者十有###。而其中的糾葛,千絲萬縷,牽絲攀藤,甚至是盤根錯節,沒人能道明。也沒人能說清。這其中掩藏著多少的世態百味和甜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特別是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誤解,使得人與人之間心存芥蒂而產生隔閡,其中的情結,真是讓人剪不斷、理還亂。到這個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難道要把一筆一筆的人情債也算清楚嗎,那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以一種超大肚量的姿勢來面對這錯綜複雜的局面,另一種方法則是冤家宜解不宜結——“相逢一笑泯恩仇”,把所有的恩恩怨怨都拋開,讓自己的人際關係網有一個新的局面。
而有的人卻偏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