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拿回去保管好。等空了我去你們家,叫上紀元子再喝,跟你們喝酒很開心。他已經喝得紅光滿面,顯然他喝得很舒暢,顯然他真的願意跟這幾個年輕人喝酒。
回到宿舍,貴先生胸中波瀾起伏,躺在床上一直輾轉反側。終於驚醒了香香,香香睡眼惺忪地問他:你有什麼心事嗎?
貴先生說他有好多感慨,他覺得做人要做到公孫主任這樣,才不枉為人生。豪華住宅、專用轎車,進出月宮戲娥這樣的大飯店如入無人之境,隨口一句話就能改變別人命運,多少錢都可以籤個名字記掛在賬上。
香香卻不能理解貴先生這種心情。儘管她知道自己並不富有,也沒社會地位,在外人眼裡她相當於寄人籬下,完全靠弟弟生活,過得很不體面,但她決不自慚形穢。她從不羨慕誰,沒有值得她羨慕的人;她也不跟人攀比,她不知道誰值得攀比。
這樣的心境來自她比貴先生更深刻地接受父母影響,她差不多繼承了父母衣缽,能在困界和心界之間隨心所欲地調整自己。
她對貴先生說,外面的世界對於個人來說叫困界,沒有人能改變困界,只能去適應,這種適應將產生無窮無盡的煩惱。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心界,只有生活在自己心界中才能見情不見物,才能縱情恣意,才能獲得心願滿足和持久快樂。不得已必須進入困界,那就只求目的實現,見物不見情。
“不能跳出心界人要瘋癲,不能從困界中超脫出來將為名所累為利所困。”這是她的人生哲學。
貴先生問:假如我們必須討口飯,你怎麼迴歸心界?
香香說:賣火柴的小女孩,不是也能回到美麗的心界?
那你的心界什麼樣的?
比如我能聽見胡笳十八拍,能聽見草原呼麥,能夢見秦淮河、汨羅江,還能悠哉遊哉地去月宮、蓬萊……
你可以整天胡思亂想,我不能。貴先生堅決地說:我是男人,我不能光是想,我要去做!
春節後香香要去湯谷,打算從此跟貴先生一起生活,同時也是陪伴蘇欣老師。
媽媽餘宮榴擔心,僅靠貴先生每月兩三百元的工資,姐弟倆將難以為繼,她打算給姐弟倆一些錢。
可是爸爸貴恕不同意。貴恕認為兒子和女兒不同,女兒可以待字閨中,兒子必須學會承擔責任,不僅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家庭成員負責。貴恕反覆叮囑貴先生,始終要記住,從此姐姐的命運繫於他的一身,除非命運將他們席捲回去。
餘宮榴又諄諄告誡姐弟倆,不可以勉強自己做力不能及的事。萬一不幸面臨困厄,必須毫不猶豫地回家,父母能確保他倆淡泊安定地度過一生。
這樣的叮嚀其實沒有意義,如今的姐弟倆都認為,他們應該自己飛翔,不能一直依靠父母庇護。雖然他們也知道天空有鷹隼,但不能因此就一直窩居鳥巢。
香香已經樂意跟蘇欣老師做伴,蘇欣老師也驚喜地發現,她與香香果然情投意合。
兩個人都心境平和,都在努力從凡塵俗務中超脫出來,因此她們除了海闊天空地閒談外,蘇欣老師就來幫助香香鑽研琴譜。
一開始蘇欣老師以為香香琢磨古琴僅僅是圖好玩。後來有位湯谷大學藝術系的教授,來探視蘇欣老師的病情,看見香香擱在茶几上的一本琴譜,教授建議蘇欣老師:肝病易怒,多聽古琴有助於平心靜氣,倒不失為一種輔助療法。
第五章 男人差異(6)
教授進一步介紹:古琴是很獨特的,它雅到極致,古人在彈奏前要沐浴薰香。而琴譜又與其他曲譜不同,它音高標識準確,但節奏靠彈奏者掌握。即使同一首琴曲,不同的人彈奏出來效果完全不同。有的琴譜非常深奧,像茶几上這本琴譜,我就看不懂,估計是魏晉時期江南常熟一帶的流傳。
等到香香來時,教授跟香香討論這本琴譜。香香說有些地方她也參悟不透,只是大致懂了。
教授問這本琴譜的來歷,香香說可能是一個聾子記的譜:你看這既不像文字譜又不像減字譜,一開始我也沒法打譜。後來猜想,這蚯蚓一樣的圖案可能是摹擬的指法。於是我想像著進入一千多年前的那種狀態,可能真有心靈感應,果然還溝通了。
蘇欣老師問:當時聾子要表達什麼?香香說:是在祭祀祖先。他的祖先為了保衛東吳,一代又一代戰死,到他這一代總算三國歸晉,因此在哀悼祖先的同時,也是告慰亡靈,再也沒有紛爭戰亂了,再也不用為帝王爭奪天下,而使百姓一代一代殞命疆場了。
蘇欣老師要香香彈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