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盛噶仁波切上師,也學了很多佛教知識。他知道,所謂外善知識,其實佛在《總集經》中說過這麼一段話:所有的佛以及進入菩提之道的菩薩行者們,必須依靠善知識。藏傳佛教的一個智者彌胖仁波切也說:佛、薄伽梵、進入菩提道的菩薩行者們,以及將佛、菩薩傳下的六度等法宣揚給別人的高僧大德等,都是我們的善知識。而外善知識把大乘的法門如法地傳授,又將善巧的法門告訴我們,讓我們心中產生內善知識,瞭解善巧與般若雙運的道理和方法。所有讓我們進入究竟解脫之道的諸上師,就是外在善知識。而內善知識是真正由我們心中發出,包括正知、正念、不放逸及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依靠它們,才可以得到短暫的人天福報和永久的佛果。而一個有著善知識的人,當然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因為了解這些藏傳佛教的常識,所以,次洛也就理所當然地無比尊重盛噶仁波切上師。
在很多次洛身邊的人,特別是他的藏族同胞看來,盛噶仁波切上師的有些話卻有點不近人情。特別是之前那句不準讓他到布達拉宮去的那句話。但次洛自己知道,上師是因為什麼才這樣的。
因為上師早就給他說過,他在沒有練成上師傳授給他的那套刀法之前,就是不能到布達拉宮去!上師知道次洛一直以來就對布達拉宮頂禮膜拜,也是早就想到布達拉宮去了。因為上師知道次洛當初之所以來拉薩,就是為了朝拜布達拉宮。
讓一個本來對某種東西頂禮膜拜的人,一直與它保持距離,肯定是有目的的。
但這樣做,卻最容易達到目的。不管有多殘忍。
而盛噶仁波切上師之所以這麼做,也就是為了逼迫次洛能在自己規定的時間之內,練成一種刀法。
一種藏刀刀法。
這種藏刀刀法,是上師的上師傳授給他的。當初上師自己完全練成,用了近二十年。
但上師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對某種東西異常渴望,那讓這種東西暫時遠離他,或者與他保持一定距離,說不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