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天意。因為這個小小的城鎮坐落在兩個日耳曼國家的邊境上,而我們年輕一代的人至少已把竭盡全力統一兩國作為我們畢生的工作??在我看來,這個邊境上的小城市成了一項偉大使命的象徵。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奧地利海關小職員的第三次婚姻中所生的第三個孩子。這個奧地利海關小職員是個私生子,39歲以前一直襲用他母親的姓氏施克爾格魯勃。希特勒這個姓在母系和父系祖先方面都出現過。希特勒的外祖母和祖父都姓希特勒,或者音同字不同,因為這個姓的拼法常常不同,有時拼成希德勒(Hiedler)、有時是休特勒(Huetler,Huettler)、有時是希特勒(Hitler)。阿道夫的母親是他父親的堂甥女,近親結婚,當時還得徵求教會的許可。
這位德國未來元首的父系和母系祖先都是祖祖輩輩住在瓦爾德維爾特爾的,這是位於多瑙河和波希米亞—摩拉維亞邊界之間下奧地利的一個縣。在我逗留在維也納的那些歲月裡,我有時路過那裡到布拉格或德國去。這是一個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區,有不少農家村莊和小塊的農田。雖然距離維也納只有50英里左右,它有著一種窮鄉僻壤的景象,就像奧地利生活的主流沒有經過這裡一樣。這裡的居民性格都很執拗,頗像北邊的捷克農民。近親通婚很普遍,希特勒的父母就是,私生子也很多。
在母系祖先方面,情況比較穩定。克拉拉·波爾茲爾一家四代都在希皮塔耳村莊第37號那塊農田上務農為生。而希特勒父系祖先方面的情況卻頗為不同了。我們已經知道,這一家姓氏的拼法經常變化,居處也不固定。希特勒這一家人有一種不能安定下來的氣質,總是要想從這個村莊搬到另外一個村莊,從這個行業改做另外一個行業,不願有緊密的親屬關係,而在同女人的關係上喜歡過一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
阿道夫的祖父約翰·格奧爾格·希德勒是個到處打短工的磨坊工人,在下奧地利的各個村子裡串來串去。在1824年,第一次結婚後5 個月就有了個兒子,不過母子都在產後死了。18年後,他在杜倫紹爾工作的時候,娶了一個47歲的農婦,名叫瑪麗亞·安娜·施克爾格魯勃,她是施特羅尼斯村子的人。在結婚前5 年,1837年6月7日,瑪麗亞就生了一個私生子,名叫阿洛伊斯,後來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父親。極有可能,阿洛伊斯的父親是約翰·希德勒,雖然我們弄不到確鑿的證據。無論如何,約翰在後來娶了這個女人,但是同當時這種情況下的通常習慣相反,他沒有想到在結婚後把這個兒子正式登記。這個孩子一直到長大都叫阿洛伊斯·施克爾格魯勃。
安娜在1847年去世,此後30年約翰·希德勒銷聲匿跡,不知到哪裡去了。後來到84歲那一年,他才在瓦爾德維爾特爾的威特臘鎮出現,這時他的姓氏已改為希特勒,他在3 個旁證面前,向一位公證人宣誓,他就是阿洛伊斯·施克爾格魯勃的父親。從可以弄到的記錄來看,這個老人為什麼隔了這麼多年才採取這個步驟,他為什麼終於採取了這個步驟,這一點是不清楚的。
根據海登的說法,阿洛伊斯後來告訴他的一個朋友說,這樣做是為了幫助他能夠從他的一個叔父、那個磨坊工人的弟弟那裡弄到一份繼承權,他就是由那個叔父撫養長大的。總而言之,在1876年6 月6 日這麼晚才承認了這個兒子以後,在11月23日那天,多勒斯海姆教區牧師在接到了有公證人證明的宣告後,就在洗禮登記冊上劃去了阿洛伊斯·施克爾格魯勃的姓名而改為阿洛伊斯·希特勒。
從此以後,阿道夫父親的合法姓名就叫阿洛伊斯·希特勒,這個姓氏也就自然地傳給了他的兒子,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有維也納的好奇的記者查閱了教區的檔案,發現了關於希特勒祖先的事實,不去理會老約翰·格奧爾格·希德勒過遲承認私生子這一點,而想要把阿道夫·施克爾格魯勃這個姓名加在納粹黨領袖的頭上。
阿道夫·希特勒奇怪的一生之中,有過許多次命運的奇怪的轉折,然而卻沒有比他出生前13年那一次更加奇怪的了。如果這個84歲流浪的磨坊工人在他妻子去世快30年以後沒有突然出現,承認自己是他年已39歲的兒子的父親的話,阿道夫,希特勒的姓名就成了阿道夫·施克爾格魯勃。當然,區區姓名是不至於有多大作用的,但是我也聽到一些德國人在猜測,要是希特勒以施克爾格魯勃聞名於世的話,他是不是還會成為德國的統治者呢。這個姓氏由德國南部人讀起來,聲音是有點滑稽可笑的。我們能夠想象狂熱的德國群眾對施克爾格魯勃這個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