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37' 費時間來表示同情的事情,而是他要冷酷地立即把它在政治上變成支援他自己的野心的力量。這就是他在1930年夏末著手要做的事。
德國最後一任社會民主黨總理。支援魏瑪共和國的各民主黨派聯合組成的最後一屆政府的首腦赫爾曼·繆勒,由於各黨派在失業保險基金問題上發生的爭吵,於1930年3 月辭職。繼任的是天主教中央黨議會領袖海因裡希·勃魯寧。勃魯寧在戰時是一個機槍連的一名上尉,曾獲得鐵十字獎章,他在國會中表示的頭腦冷靜,保守穩健的觀點頗得陸軍,特別是一位名叫庫特·馮·施萊徹爾的將軍的好感。後者在當時還不大為外界所知,是一個愛好虛榮、精明能幹、野心勃勃的“辦公桌軍官”,軍界人士早已承認他是一個頗有才華但是寡廉鮮恥的陰謀家。他向馮·興登堡總統提出了勃魯寧的名字,因此新總理是個陸軍提出的人選,雖然他本人可能並沒有充分意識到。勃魯寧為人正直,大公無私,謹慎謙虛,忠誠廉潔,性格上稍許有點嚴峻;他希望在德國能夠恢復穩定的議會制政府,把國家從越來越蕭條的經濟恐慌和政治混亂中拯救出來。他在這樣努力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卻為德國民主政治掘了墳墓,從而無意中為阿道夫·希特勒的上臺鋪平了道路,這是這個用心善良、具有民主思想的愛國者的悲劇。
勃魯寧無法爭取到國會中多數議員批准他的財政計劃中的某些措施。他因此請求興登堡援引憲法第四十八條,根據這一條規定的緊急權力由總統下令批准他的財政法案。議會的反應是透過了一項要求撤銷總統命令的決議。
於是正當經濟危機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的時候,議會制政府卻垮臺了。為了找出一條擺脫困境的出路,勃魯寧在1930年7 月要求總統解散國會,在9 月14日舉行新的選舉。勃魯寧怎麼會指望在新的選舉後可以在國會中得到穩定的多數,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找到解答。可是希特勒卻認識到,他自己的機會出乎意料地提早出現了。
苦難深重的人民要求擺脫他們的困境。千百萬失業者要求工作機會。小店主要求得到幫助。上次選舉後達到投票年齡的400 萬左右的青年人要求至少有個能謀得生活溫飽的前途。希特勒在一次旋風式的競選運動中向這些千百萬處境困難、心懷不滿的人們提出的保證,在他們看來似乎給他們帶來了某種程度的希望。他如果上臺,將使德國恢復強大,拒付賠款,撕毀凡爾賽和約,肅清貪汙,迫使金融巨頭就範(特別是如果他們是猶太人的話),一'138' 定要做到使每個德國人都有工作和麵包。那些絕望飢餓的人不僅希望得到救濟,而且也希望得到新的信仰和新的神祗,對於他們來說,這種保證不是沒有效力的。
希特勒抱的希望雖然已經夠大的了,但是1930年9 月14日晚上揭曉的選舉結果,卻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兩年前,他的黨得了81萬張選票,12個國會議席。這一次,他原來打算選票會增加3 倍,議席搞到50個,但是在這一天,納粹黨所得的選票增加到了6409600 張,可以取得國會中107 個席位。這樣它就從國會中位居第九的最小黨一躍而為第二大黨。
在另外一個極端,共產黨得票也增加了,從1928年的3265000 張選票增加到4592000票,國會議席從54席增加到77席。溫和的中產階級政黨,除了天主教中央黨以外,喪失了100 多萬張選票,社會民主黨也是如此,雖然選民總數增加了400 萬。休根堡的右翼民族黨的票數從400 萬降到200 萬。
很明顯,納粹黨從其他中產階級政黨那裡奪過來數百萬擁護者。同樣明顯的是,從此以後,勃魯寧——或其他任何人——要在國會中取得穩定多數比以前更加困難了。但是沒有穩定多數,共和國怎麼能夠存在下去呢?
這是在1930年選舉以後國家的兩大支柱——陸軍和大工業家金融家集團——越來越關心的一個問題。這兩大支柱的領袖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共和國,除非是把它當作德國曆史上一種暫時的不幸現象。在選舉勝利的鼓舞下,希特勒開始轉移注意力來爭取這兩個有勢力的集團。我們已經知道,早在維也納的時候,他從卡爾·盧格市長的政治手腕中,知道了把“有勢力的、地位確立不移的機構”爭取過來的重要性。
一年以前,在1929年3 月15日,希特勒在慕尼黑髮表過一篇演講,要求陸軍重新考慮它敵視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和支援共和國的態度。
從事破壞的政黨是沒有前途的,擁有人民的力量、準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