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客開啟大門的富有望族。普茨成了希特勒的好友,希特勒後來任命他擔任該黨外國報紙部負責人。漢夫施丹格爾是個古怪的、瘦長得出奇的人,他那刺人的機智稍許補救了他那淺薄的頭腦。他是個鋼琴家,晚上與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曾有多次,甚至在他的朋友在柏林執政了以後,常常中途告退,奉召去見元首。據說,他的鋼琴彈奏——他猛擊琴鍵——和他的俏皮話對於希特勒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頗起安定精神、甚至振作精神的作用。後來這個脾氣古怪然而性情和藹的哈佛大學畢業生,像希特勒其他一些早期夥伴一樣,也不得不離開德國逃命。* 希特勒日後最親信的下屬在這個時候大多數已經入黨,或者不久就要入黨。魯道夫·赫斯是在1920年加入的。他是一個居住在埃及的德國批發商人的兒子,14歲以前是在埃及度過的,14歲後回萊因蘭上學。戰爭期間他一度同希特勒一起在李斯特團服役,(48)雖然當時並不相識。兩次受傷後,他做了飛行員。戰後他在慕尼黑大學學習經濟學,但是大部分時間似乎在散發反猶小冊子和同巴伐利亞當時極為猖撅的各色各樣武裝團體毆鬥。
1919年5 月1 日慕尼黑蘇維埃政權被推翻的時候,他正處在槍火密集的地方,腿部受了傷。一年後有一個傍晚,他去聽希特勒演講,對他的口才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參加了黨,成了這位領袖的親密朋友、忠實信徒、私人秘書。也就是他,向希特勒介紹了當時慕尼黑大學地緣政治學教授卡爾·霍斯霍弗將軍的地緣政治思想。
赫斯寫了一篇得獎學術論文,很受希特勒賞識,題目是:《領導德國恢復舊日光榮地位的人應當是怎樣一個人?》在一切權威蕩然無存的時候,只有一個來自人民的人才能確立權威??獨裁者在廣大群眾中間紮根越深,他就越能瞭解在心理上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工人們也就越不會不信任他,他在最活躍的人民階層中也就會得到越多的支援。他本人同群眾並無共同之處;像一切偉人一樣,他有偉大的人格??
必要時他不會怕流血而退縮。重大問題總是由血和鐵來決定的??為了達到他的目標,他不惜踐踏他最親密的友人??立法者必須嚴酷無情??必要時,他可以用他的軍靴踩著他們(人民)前進??難怪希特勒喜歡這個青年人。赫斯所描繪的領袖,也許不是希特勒在當時的肖像,但是卻是希特勒所想要實現的——而且後來確是實現了的——肖像,赫斯雖然為人嚴肅,刻苦好學,但是他仍是個才力有限的人,對於想入非非的意見很容易聽得進去,而且會極其狂熱地去執行。幾乎一直到最後,他都是希特勒的最忠誠和最受信任的追隨者之一,是少數幾個沒有個人野心的人之一。
阿爾弗雷德·羅森堡雖然常常被稱為納粹黨的“思想領袖”,而且也的確是納粹黨的“哲學家”,但是他也是個才力平庸的人。有人把羅森堡當作俄羅斯人,也許是有些根據的。像許多俄羅斯“知識分子”一樣,他是波羅的海沿岸日耳曼人的後裔。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1893年1 月12日生於愛沙尼亞的勒伐爾(現在叫塔林),1721年以來愛沙尼亞一直是沙皇帝國的一部分。他選了到俄國而不是到德國去上學,1917年在莫斯科大學得了一張建築學的畢業證書。在布林什維克革命的時候,他一直呆在莫斯科,很可能,像他在納粹黨內有些仇人後來所說的那樣,他當時曾有過做個年輕的布林什維克革命者的念頭。
1918年2 月,他回到勒伐爾,自願參加當時開到那個城市的德國軍隊,但是因為是個“俄羅斯'49'人”而被拒絕了。他於1918年年底終於到了慕尼黑,最初是在流亡在當地的白俄當中活躍起來的。
羅森堡在這個時候認識了狄特里希·埃卡特,透過埃卡特又認識了希特勒。羅森堡在1919年年底參加了納粹黨。一個擁有一張建築學畢業證書的人,對於連建築系也考不進的人來說,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深刻的印象。羅森堡的“學識”也使希特勒深為心折。他也賞識這個年輕的波羅的海人對猶太人和布林什維克的憎恨。就在1923年年底埃卡特死前不久,希特勒派羅森堡擔任《人民觀察家報》的主編,在以後許多年內,他繼續吹捧這個頭腦完全糊塗的人,這個思想混亂淺薄的“哲學家”,把他當作納粹運動的思想導師,外交政策的權威人士之一。
像魯道夫·赫斯一樣,赫爾曼·戈林也是在戰爭結束以後一些時候到慕尼黑大學來,名為來學經濟學的。他也拜倒於阿道夫·希特勒個人的魅力之下。戈林是德國著名的戰時英雄之一,著名的里希特霍芬戰鬥機中隊最後一任隊長,德國戰時最高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