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不過在1921—1923年的動盪年代中,很少時間供他休息玩樂。他有一個黨要建設,要在一批同他一樣不講信義、不擇手段的人的激烈競爭下保持控制。而且,巴伐利亞邦中爭取公眾注意和支援的右翼運動不止一個,納粹黨不過是其中之一:再擴大些說,在整個德國,這種右翼運動還有好些。
一個從事政治的人,需要觀察、分析和加以利用的事件和不斷變化的局面,真是接二連三,令人目眩頭暈。1921年4 月,協約國向德國提出了賠償要求——為數達1320億金馬克,摺合330 億美元。德國人馬上嚷嚷他們無法償付。馬克原來對美元的比價是4 :1 ,現在開始下跌,到1921年夏天,已跌到75:1 ,一年後跌到400:1。埃爾茲伯格在1921年8 月被暗殺。
1922年6 月發生謀刺當初宣佈成立共和國的社會黨人菲利普·謝德曼事件。同月24日,外交部長臘思瑙在街頭被刺殞命。在這3 起案件中,兇手都是極右翼的人。搖搖欲倒的柏林全國政府為了對付這一挑戰,終於宣佈了一項特別規定的共和國保護法,其中對政治恐怖行動規定了嚴厲的懲泊辦法。
柏林方面要求解散許多武裝團體和結束政治上的無賴行為。但是,巴伐利亞政府即使在溫和派的萊亨菲爾德伯爵(他於1921年接替極端派的卡爾)領導下,也發現要遵守柏林全國政府的決定是很困難的。當它企圖實行取締恐怖活動的法律時,巴伐利亞右派(現在希特勒已是他們的公認年輕領袖之一)
組織了一個推翻萊亨菲爾德和進軍柏林顛覆共和國的陰謀。
褪褓中的民主的魏瑪共和國陷於重重困難之中,它的生存不僅經常受到來自極右方面的威脅,而且也經常受到來自極左方面的威脅。
第三章 凡爾賽、魏瑪和啤酒館政變
在勝利的西方協約國中的大多數人看來,1918年11月9 日柏林宣告成立共和國,似乎標誌著德國人民和他們國家的新時代的來臨。伍德羅·威爾遜在停戰以前交換的照會中,堅決主張廢除霍亨佐倫皇朝軍國主義的專制政體,看來德國人似乎是遵從他的要求的,雖然有些勉強。德皇已經被迫宣佈退位,逃亡國外,君主政體已經廢除,德國各地所有小王朝也都立刻解體,共和政府已經宣告成立了。
但是宣告共和完全是個偶然的事件!
11月9 日那天下午,在帝國總理、巴登的馬克斯親王辭職以後,所謂多數派的社會民主黨人在弗雷德里希·埃伯特和菲利普·謝德曼領導下,在柏林的帝國議會開會,他們對於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完全茫然不知所措。馬克斯親王剛剛宣佈了德皇的退位。馬鞍工人出身的埃伯特認為德皇威廉的兒子之一——隨便哪個都行,只要不是那個放蕩成性的太子——可以繼承皇位,因為他主張按照英國方式成立君主立憲政體。埃伯特雖然是社會黨人的領袖,卻懼怕社會革命。他有一次曾經說過,對社會革命,“我恨之入骨”。
但是革命卻在柏林醞釀中。總罷工使首都陷於癱瘓狀態。在寬闊的菩提樹下大街,距離國會幾個街區的地方,左翼社會黨人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領導下的斯巴達克斯團準備在他們設在德皇皇宮的總部中宣佈成立蘇維埃共和國。這個訊息傳到國會里的社會黨人耳中時,他們大吃一驚,馬上得采取行動來制止斯巴達克斯團。謝德曼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主意。他也沒有同他的同志們商量,就衝到俯瞰柯尼斯廣場的窗臺,當時下面正聚集著大批人群,他伸出腦袋,自作主張,好像這個念頭剛剛在他心中出現一樣,向群眾宣佈共和國成立了!馬鞍工人埃伯特氣得跳起來。他原來還是要想挽救霍亨佐倫君主政體的。
德意志共和國就是這樣僥倖誕生的。社會黨人既然不是堅決的共和派,那就更難希望保守分子是堅決的共和派了。但是後者已經推卸了他們的責任。他們同陸軍領袖魯登道夫和興登堡一起把政治權力塞到勉強從命的社會民主黨人的手中。這樣,他們就把簽訂投降協定和後來簽訂和約的明顯責任,推在工人階級的這些民主領袖身上,德國的戰敗和德國人民如果由於戰敗及片面決定的和約而遭受悲慘的命運,罪名就落到他們身上了。這是一個很拙劣的詭計,就是小孩子也能看穿,但是在德國,它居然奏效。這個詭計從一開始起,就註定了共和國的厄運。
也許,這種厄運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擁有絕對權力的社會民主黨人在1918年11月本來可以迅速奠定持久的民主共和國基礎。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先要一勞永逸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