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以為,當我回到戈德斯堡的時候,我屍需同他細細地商量我帶'393' 去的建議就夠了;當他告訴我……這些建議不能接受的時候,對我是極大的震動……
張伯倫看到他以捷克人為犧牲而如此“吃力地”建立起的和平大廈就嫁紙牌搭成的一樣垮了下來。他告訴希特勒,他“既感到失望,又感到奇怪。他應當有理由說元首已經從他那裡得到他所要求的一切了”。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 指張伯倫' 把他的全部政治生命作了孤注一擲……他被英國某些人士指責為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向獨裁者屈膝投降,而且在那天早上離開英國的時候,確實還有人噓他。
但是英國首相的個人不幸並沒有打動元首的鐵石心腸。他仍然要求,蘇臺德地區必須立即由德國予以佔領。這一問題“至遲要在10月1 日完全地、最後地解決”。他手頭有張地圖說明哪些領土必須立刻割讓。
這樣,據張伯淪後來告訴下院說,他心裡“充滿了凶事臨頭的預感”,只好退回到萊因河波岸去“考慮我該怎麼辦”。那天晚上,他在電話中同自己的閣僚以及法國政府的大員商量以後,幾乎看不出有什麼解決的希望,大家只好同意倫敦和巴黎應當在第二天通知捷克政府:它們不能再“繼續承擔建議捷克政府不要動員的責任”。
這天晚上7 點20分,凱特爾將軍從戈德斯堡打電話給陸軍總部說:“' X日的'日期還不能最後確定。繼續按照計劃進行準備。如果綠色方案執行的話,也不會在9月30 日之前,如果提前執行,多半會臨時修正。”這是因為阿道夫·希特勒自己這時也處在進退兩難之中。當然張泊倫不知道,元首的真實意圖,如他在5 月危機以後在給最高統帥部的指示中所說的那樣,是“以軍事行動粉碎捷克斯洛伐克”。接受捷克人' 不論多麼不情願' 已同意接受的英法計劃,不但可以把蘇臺德日耳曼人給予希特勒,而且可以有效地消滅捷克國家,因為此時它已毫無防禦可言。然而這樣就不是用軍事行動了。而元首卻已下定決心,不但一定要羞辱5 月間惹惱了他的貝奈斯總統和捷克政府,而且要暴露西方國家沒有骨頭的可憐相。要做到這一點,至少必須要有軍事佔領。它可以像對奧地利的軍事佔領那樣是不流血的,然而仍然必須是軍事佔領。對於傲慢的捷克人,至少得要報復到這種程度。9 月22日晚上,兩個人並沒有進一步接觸,但是張伯倫在帶著問題睡了一宵,再加上在俯瞰著萊因河的陽臺上來回踱步了一'394' 早晨之後,吃完早飯就坐下來給希特勒寫了一封信。他表示願意把德國的這些新要求提交給捷克人,但是他不認為他們會接受。事實上,他毫不懷疑,如果德軍立即佔領的話,捷克人定將用武力抵抗。不過,既然各方面都已同意把蘇臺德區轉交給德國,他還是願意向布拉格建議,在該區正式移交以前,由蘇臺德日耳曼人自己來維持當地的法律和秩序。
對於這樣一種妥協,希特勒聽都不要聽。他讓英國首相等了幾乎一整天,才終於回了一個措辭激烈的照會,再次長篇大論地重彈捷克人如何對不起德國人的老調,再次拒絕改變自己的態度,最後的結語是:只有戰爭“看來才能解決問題了”。張伯倫的答覆很簡短,他要求希特勒把新要求寫成書面,“附上一張地圖”。由他“作為調解人”送交布拉格。他最後說:“我看不出我在這裡還有什麼用處,因此我打算回英國。”
在這樣做以前,他再次來到德萊森飯店同希特勒舉行最後一次會議。會議從9 月23日晚上10點30分開始。希特勒以備忘錄的方式提出了他的要求並且附有地圖。張伯倫發現自己面對著一個新的限期:捷克人應在9 月26日也就是兩天以後上午8 點開始撤出割讓地區,而在9 月28日撤退完畢。“這不是無異下最後通牒嗎!”張伯倫慨嘆說。
“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希特勒立刻反駁,當張伯倫反唇相譏說這裡用得上德文Diktat' 命令' 這個字的時候,希特勒回答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命令。請看,檔案上明明寫著是‘備忘錄’。”
這時,一個副官給元首送來了一份急電,他看了一眼就把它扔給了正在翻譯的施密特並說:“把這念給張伯倫先生聽。”
施密特遵命照念:“貝奈斯剛剛在電臺上宣佈捷克斯洛伐克實行總動員。”
據施密特後來回憶,房間裡頓時一片死寂。然後,希特勒開口了:“當然,現在一切都定局了。捷克人根本不想把任何領土割讓給德國。”根據施密特的筆記,張伯倫不同意這種說法,繼之就發生了一場激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