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頁)
證,說我國在現在不能預見的條件下將如何行動,但是,如果以為我國由於認為戰爭是一件無謂而殘酷的事情因而已失盡血性,以至在受到挑戰的時候也不會盡其全力來同其他國家一起予以抵抗,那就是大錯而特錯了。對張伯倫和英國來說,這是一個突然的而且決定性的轉折。第二天,希特勒就接到機警的德國駐倫敦大使的警告。赫伯特·馮·狄克森3 月18日發出了一份長篇報告,告訴德國外交部,“繼續幻想英國對德國的態度無根本改變就錯了”。
對於任何一個讀過《我的奮鬥》,看過一眼地圖並且看到德國軍隊在斯洛伐克的新部署,對慕尼黑會議以後的德國外交行動的風向有些瞭解的人來說,或者對任何一個曾經研究過過去12個月中希特勒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兵不血刃的征服的行動規律的人來說,哪一個小國是希特勒的“時間表”上的下一個目標,是十分明顯的。張伯倫,像幾乎任何別人一樣,也是完全瞭然的。
3 月31日,在希特勒進入布拉格之後16天,首相告訴下院說:如果一旦發生顯然威脅到波蘭的獨立而且波蘭政府認為必須盡全力予以抵抗的行動,英王政府將認為自己有責任立即給予波蘭政府以全力支援。他們已給予了波蘭政府大意與此相同的保證。我還可以加一句,法國政府也授權我明白表示,它在這個問題上與我們持同樣的立場。
現在已輪到波蘭了。
第十四章 輪到了波蘭
1938年10月24日,慕尼黑會議之後不到一個月,裡賓特洛甫在伯希特斯加登的格蘭德飯店請波蘭駐柏林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吃飯。波蘭,同德國一樣,而且事實上同德國沆瀣一氣,奪得了一塊捷克的土地。這頓飯吃了3 個鐘頭。據德國外交部的一份材料指出,餐桌上的談話“是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
雖然如此,那位納粹外交部長閒話不多就言歸正傳。他說波蘭和德國之間達成全面解決的時機已經來了。他接著說,第一件事情就必須“同波蘭談一談但澤的問題”。那塊地方應當“歸還”德國。德國還想造一條超級公路和一條雙軌鐵路經過波蘭走廊把德國同但澤和東普魯士連線起來。兩者都要享有治外法權。最後,希特勒還希望波蘭參加反共公約對付俄國。為了報答這些讓步,德國情願把波德條約從10年延長到20年並且擔保波蘭的邊界完整。
裡賓特洛甫強調說,他是把這些問題作為“極端秘密的事情”提出來的。他建議波蘭大使“口頭”向貝克外交部長報告——“因為要不然的話,就有極大的危險可能走漏風聲,特別是可能走漏給報界知道”。利普斯基答應向華沙報告,不過他告訴裡賓特洛甫,他個人“看不出有什麼可能”會把但澤歸還德國。他還進一步提醒德國外交部長注意最近發生的兩件事情——在1937年11月5 日和1938年1 月14日,希特勒曾兩次親自向波蘭人保證他不會主張對但澤法規作任何變更。裡賓特洛甫回答說,他並不希望現在就得到答覆,不過他建議波蘭人“考慮考慮”。
華沙政府並不需要很多時間來仔細思量。一個星期以後,10月31日,外交部長貝克就給波蘭駐柏林大使發來瞭如何答覆德國人的詳細指示。但是直到11月19日,後者才有機會見到'456' 裡賓特洛甫,納粹黨人顯然要波蘭人好好地考慮考慮他們的答覆。答覆是否定的。不過作為一種表示諒解的姿態,波蘭願意簽訂一項關於但澤的地位的德波協定來代替國際聯盟對這個自由市的擔保。
“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貝克在他給利普斯基的備忘錄中寫道,“特別是任何想把這個自由市併入德國的企圖,一定會不可避免地引起衝突。”他還在這份由利普斯基讀給裡賓特洛甫聽的備忘錄中說,已故的波蘭獨裁者畢蘇斯基元帥曾在1934年談判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時候說過:“但澤問題是判斷德國對波蘭的意圖的最可靠的標準。”
這樣的答覆是不合裡賓特洛甫的口味的。“他對貝克所採取的態度感到遺憾”,並且忠告波蘭人“值得再費一番腦筋來認真地考慮考慮德國的建議”。
對波蘭在但澤問題上的拒絕,希特勒的反應要激烈得多。11月24日,在裡賓特洛甫—利普斯基會晤以後5 天,他對三軍司令又發出了一個命令。絕密元首下令:除了在1938年10月21日訓令中所提及的三項緊急任務而外,還應當作好準備,使德國軍隊能出敵不意佔領但澤自由邦。
準備工作應在下面的基礎上進行:條件是,利用政治上有利的形勢,對但澤實行準革命式的佔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