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種理想的和不可避免的結局,因為在1918年同原來的廣大的斯拉夫和匈牙利內地割斷了的奧地利,終究是不能依靠自己而體面地存在的,它只能作為德國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除了這些奧地利人以外,還有狂熱的納粹分子,他們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因為不論找差使的人或是已有差使的人都為納粹的成功所吸引,急於想改善他們的處境。在這個天主教徒佔壓倒多數的國家裡,許多天主教徒無疑為紅衣主教因尼茨爾的一篇廣為宣傳的宣告所左右,這篇宣告對納粹主義來到奧地利表示歡迎,並敦促教徒投贊成票。
* 我認為,如果舉行公正和誠實的選舉,社會民主黨人和許士尼格的天主教社會黨人都能自由地公開進行競選,在這次公民投票中投贊成票和反對票的數目可能是會差不多的。事實是,只有非常勇敢的奧地利人才敢投反對票。
像在德國一樣,選民們害怕不投贊成票會被查出來,這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那個星期日下午我在維也納所參觀的投票站中,各投票棚的角上都開著很大的裂縫,使坐在幾英尺外的納粹選舉委員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人們怎麼投票。
在鄉下選區裡,差不多沒有人願意——或者敢於——在投票棚中秘密投票;他們都是公開投票的,讓大家都能看到。我正好要在那天晚上7 點30分廣播,這是在投票結束後半小時,選票還正在開始點數。一個納粹官員在我廣播前竭力使我相信說,奧地利人99%都會投贊成票的。這正是以後公佈的官方數字——大德意志99。08%,奧地利99。75 %的人投了贊成票。
因此,作為奧地利來說,在歷史上它暫時消失了,它的名字被那個存心報復的奧地利人抹掉了,他現在已使它同德國合併了起來。奧地利的古老德文名字Osterreich(東部帝國),被取消了。奧地利變成了Ostmark(東部邊疆),但是很快就甚至連這個名字也不用了。柏林方面用區的行政建制來管理這個國家,區大體上相當於歷史上的邦,如像提羅爾、薩爾斯堡、斯蒂里亞和卡林西亞。
維也納變成了德國的一個城市,一個區的行政中心,它漸漸地衰落了。這個前奧地利流浪漢出身的獨裁者,把他的祖國從地圖上擦去,並且使它一度光輝燦爛的首都失去了最後一點光榮和重要性,奧地利人中間產生失望情緒,是不可避免的。[351 ]在頭幾個星期中,維也納納粹分子的行為比我在德國看見過的任何情況都要壞。
他們肆無忌憚地發洩他們的虐待狂。日復一日,可以看到大批猶太男女在擦去人行道上許士尼格的口號和打掃街道。他們趴在地上做這種清潔工作,衝鋒隊員則站在旁邊監視著,人們都圍攏來侮辱這些猶太人:數以百計的猶太男女在大街上被抓去打掃公共廁所以及衝鋒隊和黨衛隊營房的廁所。還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關了起來。
他們的財產被沒收或者被盜竊。我從普洛斯爾衚衕的寓所視窗望出去,看到一隊隊的黨衛隊人員從隔壁的羅茨徹爾德* 邸第裡把銀器、地毯、繪畫和其他掠奪品用車子裝走。路易·德·羅茨徹爾德男爵本人後來由於把他的鋼鐵廠交給了赫爾曼·戈林工廠作為買路費,才得以逃出維也納。這個城市的18萬猶太人,大約有一半是在戰爭開始以前由於把他們的財產交給納粹分子而才買到了移居國外的自由的。
海德里希在黨衛隊下面設立了一個特別機構“猶太移民局”,在人身自由上做發財生意。該局成了有權發給猶太人出國許可證的唯一納粹機構。這個機構從開始到結束一直是由一個奧地利納粹分子、希特勒的同鄉、林嗣來的卡爾·阿道夫·艾克曼主持的,它終於變成一個不是移民而是進行滅種的機構。它組織了對400 多萬人的屠殺,其中大部分是猶太人。希姆萊和海德里希也利用德奧合併的頭幾個星期留在奧地利的機會,在多瑙河北岸恩斯附近的毛特豪森設立了一個龐大的集中營。
一再把千千萬萬的奧地利人運到德國的集中營去是太麻煩了。希姆萊認定,奧地利需要有一個自己的集中營。
在第三帝國垮臺以前,非奧地利被拘人員比本地被拘人員的數目還要多,而且毛特豪森是官方公佈殺人最多的德國集中營(在東方的滅絕營是另外一回事):在它存在的6 年半中殺死了35318 人。
儘管在德奧合併後有希姆萊和海德里希所領導的秘密警察恐怖統治,還是有幾十萬德國人前來奧地利。因為他們可以用馬克在奧地利享受到在德國多年吃不到的豐餐美食,在奧地利的優美無比的山水之間度過極便宜的假期。德國商人和銀行家蜂擁前來,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