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尷尬地看了一眼楊立功,嗔怪地說:“你這孩子,要是姥姥姥爺踩的,你還敢讓我們給你下跪?”
小文矯揉地笑了,把頭塞在姥姥的懷裡。輕聲說:“姥姥……姥姥……我要是連這點事都看不出來,我就不是小文了,我知道肯定不是你們踩的。”
“誰踩的也不行!你一個男孩子要有氣量,為了這麼點小事就為難人家,只能讓人家說你不懂事!”
“小文,你甭找了。你的花是我今天早上打球時不小心踩死的,我拿我的那盆白玉蘭賠你。”笑梅說著進來了,她走進小文,去摸他白胖的臉蛋。“你又胖了,說,你爺爺奶奶餵你吃什麼了?”
小文似乎不想在這個場合談論那些使他不愉快的事情,而且看起來他也很喜歡他的笑梅姐姐,開始開心地笑起來。楊立功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在自己的爺爺家裡的情景,也是這樣歡聚一堂,溫馨快樂,不由得心裡一酸,趁人不注意悄悄地走了出去,回到自己的房間裡悶悶不樂。
假期還有幾天,而且隨著他那個小文弟弟的歸來,他發現了這個家庭的另外一面。
那就是早期教育的嚴肅與嚴格。
雖然喬家人很寵愛他們的孩子,但在學習上卻是一絲不苟。張仲文的爸爸在國外沒有回來,可是他的媽媽卻管著張仲文在書房裡學習。楊立功以為他一個六歲的小孩也就無非是看圖識字而已,沒想到跟他進了書房他才汗流浹背地驚訝於自己的井底之蛙。張仲文每天早上要學兩個小時的英語,他看的書都是他的爸爸和舅舅從國外帶回來的,楊立功那時候也就認識些簡單的生詞而已,可是張仲文卻在看成篇的文章,而且他只要看幾遍,就能背。下午他看的更可怕,厚厚的線裝的《呂氏春秋》、《古文觀止》、《太上感應篇》,楊立功都不知道那是幹什麼的,而且那些書裡的字筆畫都很複雜,十個字裡他也就認識兩三個,且連標點符號都沒有。也沒有人來教他,偶爾他會翻一下詞典,莫名其妙地笑一下。大多數時候張仲文就象一座雕像,安靜地坐在書桌上,不發出任何聲音,眼睛不四處張望,就是看書,寫字。楊立功被安排和他一起看書,感到萬分自卑,因為他才上五年級,能做的事情只不過寫生字,做算數而已……最讓他難受的是,喬叔叔還會特意關照他說:“你要是有什麼不認識的字和不懂問題的就問小文好了……”
有一次他實在忍不住,在看書的時候對小文說:“小文你看沒看過《西遊記》?很好看的。”其實他只是想找個話題和他說話,而且他認為小孩子都是會喜歡西遊記的,一定會激起小文和他說話的興趣。沒想到小文一聲不響根本沒理他。他還不死心:“你知道西遊記裡天上那哪個神仙最厲害嗎?”
結果小文抬頭白了他一眼,顛著小腳走到書櫃子附近,掃視了一會兒,拿來一把椅子,他踩在上面一頓挑啊撿啊,拿下來一堆書,“啪”地往楊立功面前一扔,楊立功一看,是四五種不同式樣的書。有《西遊記》,還有他沒聽說過的《後西遊記》,《續西遊記》……接著張仲文不耐煩地對他說:“你自己看吧。”
楊立功好奇地翻開些書,傻眼了,這書怎麼都是豎著印的啊。他翻來翻去發現又都是繁體字,根本沒法看,好不容易他找到其中有一本上帶插圖的,那是些油印的版畫,線條很多,上面的孫悟空唐僧及妖魔鬼怪都很生動,他發現了有趣的東西就很仔細地欣賞起來。結果張仲文無意間抬頭,看見楊立功在看圖畫,嘴裡“嘁……”地發出一絲輕蔑的笑,讓楊立功臉紅到脖子根。
但是張仲文出了書房就不一樣了。馬上變得很愛說話,很有主意。周圍的小孩子裡張仲文算是比較小的,可是大家都對他言聽計從。而且楊立功發現什麼青海、林森以及周圍方圓幾里的大小孩子都對張仲文說話即小心又客氣,后街小賣店的大勇,長的人高馬壯,家裡又寵愛他,所以特別愛欺負周圍的孩子,可是惟獨不敢惹張仲文,見了他都陪著笑。小小的張仲文才六歲,可是從不見他臉上有什麼喜怒哀樂的變化,楊立功雖然和他生活在一起,但一天到晚除了在書房裡看書和吃飯的時候外,幾乎都不朝面。而且張仲文對花的事情再也沒提,楊立功以為他忘了,就順水推舟,落個清靜。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楊立功正在自己的房間裡給以前的朋友寫信,就聽到樓下的花園裡吵吵嚷嚷的,他好奇地伸出頭,只見下面不知道為何來了那麼多小孩,都是周圍鄰居家的,有他認識的,也有他不認識的。這時候天矇矇黑,一個清淡的月牙兒剛掛上樹梢,幾顆星星稀疏地散落在薄薄的雲線間,只見張仲文居高臨下地坐在花圓一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