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說,木頭必須是千年樹齡之上的,才可能有靈性,而石頭就更難,因為沒有辦法去判斷石頭的年齡,只有那些有經驗的匠門高手,才能夠準確地判斷出石頭是否有靈性。
謝浪家附近有一個叫作雷擊山的小山頭,那座山很是奇怪,因為山頂寸草不生,只有一堆亂石。
據他爺爺謝忠所說,那個雷擊山的山頂原本就是一方巨石,不過據說那石頭吸收日月精華有了靈性,似乎是要成精了,後來某天招來了天雷,一下子將那方巨石擊成了碎石,據說很久以前還能夠在山頂上的亂石堆裡面看見一個巨大的手印,傳說就是雷公的神手。
也許雷擊山原本就是傳說,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雷擊山上面的石材真是不錯,據他爺爺說有些石頭的確有了靈性。
“好了,再來看看這蜀錦的卷軸上面究竟是什麼東西吧。”謝浪嘀咕道。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十六個字謝浪並不陌生,大概他的歷史成績還不錯,他知道這是同盟會的綱領。
同盟會似乎是十九世紀初由孫中山創立的,似乎放置這塊石板的人跟同盟會有什麼聯絡。因為當時中國還在清政府的統治下,而同盟會是“反動組織”,所以尋常人當然不敢將同盟會的綱領胡亂刻寫,除非刻寫的這個人跟同盟會有什麼聯絡。另外,從這棟木樓的時間上來看,似乎也比較吻合。
謝浪心中不禁有些激動,誰曾想到埋藏了百年的東西,竟然會落到他的手中呢?
帶著激動的心情看了下去,只見上面用整齊的小楷字寫著:“巴蜀同盟會會員名冊……”
這蜀錦上記載的就是當年同盟會在巴蜀兩地發展的會員,在當時來說,這個名冊必定是相當的重要,但是對於謝浪來說,這些都已經成了歷史的塵埃,如果他是研究歷史的,或許還能夠用的上。
忽略了這些革命之士的名字之後,謝浪的目光落在了下面的幾排小楷字上面。看見這幾排小字之後,謝浪忽然有了些欣喜的感覺。
第四十二章 杏雀(三)
那幾排小楷字是建造這棟木樓的人所寫,此人名叫周旭,為當時清朝成都府的府庫總管,後來被同盟會吸收為會員,準備在四川舉事起義。起義之前,周旭得到一個秘密訊息,清政府在四川秘密建造了一批特殊的武器,專門用於暗殺和屠戮全國的革命志士,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周旭和其他會員一起裡應外合劫了這批武器,並且將其藏於成都城內某處。不過此事沒過多久,事情就敗露了,周旭見同伴一一被殺害,就將同盟會的名冊和武器所存放的地點藏在這木樓之中,希望以後同盟會的會員能夠取出來派上用場。另外,這裡面還提到一個叫作桂衝的人,這人就是追殺同盟會會員的首腦人物。
“原來這棟木樓就是這個周旭所建的啊,看來這個人倒是很有點本事啊,不然也做不到府庫總管這樣的位置上。”謝浪心中猜想到。在古代的朝廷,當然也會供養一批能工巧匠,這些人被稱之為府匠。
匠人的地位一直都很低下,這個周旭能夠當上總管,說明他有很高超的技藝,另外他建造的木樓還攝取了一些當時國外的一些建築風格,說明這人見多識廣,而且他的書法造詣似乎也很不錯,蜀錦上面的字寫得規規矩矩,顯示出這個人有很不錯的涵養。
另外,謝浪覺得這棟木樓多半是當時他們聯絡、開會的場所,所以木樓裡面才設有玄機,而且用來存放重要的名冊,也為了掩護他們同盟會的人,當然他也是希望後來的同盟會員能夠發現、利用,但是很可惜周旭的用心並沒有被同伴所領會,這個秘密就一直儲存到了現在。
埋藏武器的草圖就繪在卷軸後面,但是這些都是百年前的佈置了,現在城市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想用這幅圖找出埋藏武器的地點,無疑是相當的困難。
同盟會名冊上的人,就算當時逃過追殺,現在恐怕也早就作古了,至於所謂的秘密武器,謝浪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他覺得無非就是槍炮、暗器一類的東西。在那個時候,也許算是很厲害的武器,但是放在現在就只能算是古董了。
相比之下,如果能夠找到這位匠門高人的手記或者他珍藏的古籍,會讓謝浪更加高興的。
不過謝浪不是一個貪心的人,這些收穫已經讓他很滿足了,雖然那些武器可能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放在現在來看,也可以算是古董或者文物一類的東西,說不定也能夠賣一筆錢。
謝浪將卷軸藏在了身上,正準備將石盒一起帶走,忽地心中有了一個不錯的想法——謝浪準備將這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