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頁)
?”永義高聲說道,“清光、清一兩人,康復之後,立即逐出少林寺!”
聽了永義的話,眾僧人臉上都不由得一凜,這些內院和尚都是長期居住少林寺的,雖然現在少林寺的門規不能將他們打殘、打死,但是逐出少林寺之後,這些常年只知道吃齋唸佛的僧人恐怕連怎麼在外界生存都不知道。這清光和清一兩人,一旦被逐出少林,那下場可想而知了。
“還愣著幹嘛,繼續工作!”永義又道,“馬上將這裡清掃乾淨。”
吩咐完之後,永義和永智還有謝浪三人,就在一旁的涼亭的悠然地喝茶,而下面的和尚們卻是忙得汗流浹背。
對於這種反差,謝浪覺得有些不自然,但是反觀永義和永智兩人,卻是神情自然,彷彿這種境況差異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看來佛門所宣揚的眾生平等,也只能在死後的極樂世界才能夠看到了。
“永式師弟,這亭子對面,那就是達摩院了。”永義對謝浪說道,“你知道這達摩院是什麼地方嗎?”
“當然知道,達摩院是少林寺的武僧修煉之處嘛。”謝浪笑道,“武俠小說裡面,不是早就有提到了嗎?少林寺,這名號多大啊。對了,達摩院練武場地上的地磚,是不是真的被練武的人踩了好幾寸深的印記啊?”
“幾寸?”永義呵呵一笑,“那石磚也沒有幾寸厚呢,怎麼可能留下幾寸深的腳印。不過,達摩院的確是武僧修煉之所。師弟你也知道,這天下間的寺廟雖多,但是有這麼多武僧習武,而且以武揚名的,可就只有少林寺了,這其中的原因,師弟你知道嗎?”
“這個我倒沒有想過,反正自從少林寺成立,就有了武術傳統。這達摩院,不就是因達摩祖師而命名的嗎?傳說當中,達摩祖師北上渡江,只用了一根蘆葦;而後面壁九年,又創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反正這個傳奇人物故事很多,不過真假就難說得很了。對了,聽師兄的意思,好像知道其中原因?”
“那是因為,如果沒有武僧,也就沒有少林。”永義說道,“當年達摩師祖傳道中原,正值南北朝時期,那時候本土教派對於少林寺的外來教義非常排斥,師祖本身更是屢次受到當朝國師的迫害,無奈之下才不得不以武強寺。不過,‘儒以文亂世,俠以武犯禁’,少林寺雖然憑藉武術紮根了下來,但是歷代少林寺也因為武術而多次被當時的朝廷圍剿,光是火燒少林寺的事情,就已經發生了許多次。其實歷代以來,少林寺都力圖與朝廷勢力修好,但儘管如此,樹大招風,人大招影啊。”
對於這些八卦野史,謝浪倒是有些興趣,說道:“這些禍事,大部分都是俗家弟子給招惹來的吧?別的我不清楚,好像以前洪熙官、方世玉搞什麼反清復明吧,演義小說裡面提的,所以惹來了朝廷不滿?”
“師弟……不要扯得太遠了。”永義說道,“演義小說這些不提也罷,那洪熙官的確是真有其人,而方世玉根本就是杜撰人物。其實,朝廷對付少林寺,真的只是為了一個兩個‘逆黨’?這其中關鍵是涉及到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紛爭,緝拿‘逆黨’也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師弟還年青,看不到這其中的兇險,等你日後自然就明白了。但無論如何,少林既然走上了佛與武並存的道路,那麼就只能一直走下去,否則少林寺就只能名存實亡,甚至連名都存不了。現在的情況,別看我們跟政府關係不錯,在各個行業搞得風生水起,但誰也說不定,這就是迴光返照呢?”
“永義師兄,我看……沒這麼嚴重吧?”謝浪說道。
“現在的情況,恐怕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永智接著說道,“歷代以來,少林寺雖然經歷過無數次的戰火,但是每次都能夠浴火重生,而且還能夠比以前規模更甚。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那是因為少林的根本還在,而少林寺最根本的東西是什麼?不是佛學,其實是武學。只要少林武學還在,少林寺就在,就算沒有了這個寺廟,依然還能夠存在,但要是沒有了少林武學,少林寺……也就不存在了。”
永智的這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謝浪看得出來,永智對於少林寺是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的,而且他居安思危,的確是有心將少林寺發揚光大。
況且,謝浪仔細想了想,永智的話也很有道理。
別看現在少林寺風光無限,但誰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夕陽西下,餘暉不多了。武學,才是少林寺的靈魂,如果失去了少林武學,那少林寺可能的確是一文不值了。縱然現在能夠風光一時,日後也必定走向衰亡的境地。
明白了這一番道理之後,謝浪說道:“兩位師兄,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