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4 頁)
合適的心臟,二呢,也有很大的風險。況且,婗兒她……也不想接受這樣的手術,她覺得這種手術反而是在浪費最後的時間。”
謝浪聽得愈發傷感,說道:“伯母,先不說這些了,雲婗平日裡喜歡什麼糕點,你能不能給我示範一下,或許從你的手法當中,我能夠獲取一點靈感,做出另外一番味道來。”
“婗兒以前喜歡一種特別的糕點,叫做古都糕點。”雲婗母親一邊說,一邊準備材料,“需要用布丁、巧克力醬、柳橙汁、草莓、蘋果等十多種材料。做法倒不是很難,我給你示範一下吧,就當是班門弄斧了。我本來擔心你做不出美味的糕點,所以順便過來看看,想不到其實謝先生你才是真正的糕點大師。”
“伯母你就別寒磣我了,我真的只會那一種糕點,跟大師這個稱號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呢。”謝浪說道,語氣非常誠懇。
“如果你肯把你的糕點拿出去參加新加坡的美食節,我敢肯定會獲金獎的,哪怕你只會這麼一樣糕點,也一樣算是大師。”雲婗的母親一邊說,一邊給謝浪展示古都糕點的製作方法。
謝浪最大的特點,就是學手藝活非常的快,幾乎是過目不忘,而且是過目就精。他看別人的手藝,可不止是看如何和麵、配料這麼簡單,而能夠將手法的輕重力度、配料的多少,蒸煮的火候等等之類的一併給記下來。
雲婗的母親製作的古都糕點的時候,兩隻手怎麼動,謝浪的手也就怎麼動。
別人是用腦子記,而謝浪給人的感覺是用手在記。
糕點製成之後,謝浪嚐了嚐,這種古都糕點香濃剋扣,甜中帶著微酸和微微的苦味,很有家常糕點的味道,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伯母這糕點,好像是你們這邊的家常糕點吧。”謝浪問道。
“嗯,這個糕點是婗兒外婆家的糕點,不過不是我們新加坡的特有糕點,她外婆也就是我媽媽,其實是從中國那邊過來的。”雲婗的母親說道。
“難怪……”謝浪喃喃說道,“嗯,讓我來試試吧,伯母在一旁多指點。”
謝浪沒有立即開始製作糕點,而是將中國管刀亮了出來,用刀刃在一個金屬勺子上面刻了幾個神奇的鳳文,然後才開始製作。
因為這個和棉雲糕製作過程不一樣,不需要用擀麵杖,主要使用勺子攪拌,所以鳳文只能刻在勺子上面了。
不過,謝浪接下來的表現,卻讓雲婗的母親大吃一驚:
給她的感覺,謝浪好像就是一個機器人,完全在複製她的所有動作,連神韻都非常的想象。
甚至讓她覺得,不是謝浪的雙手在那裡忙著忙那,而是她自己的一雙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千結
“謝先生,你真的不會做古都糕點嗎?”雲婗的母親有些疑惑,謝浪做糕點手法,實在太嫻熟了,根本就不像是第一次做這種糕點的人。
“先前是不會的,不過看過伯母你怎麼做之後,我就會了。”謝浪笑了笑,用一種奇妙的節奏攪動碗裡面的材料,在這種奇異的節奏下,勺子和材料的攪動聲還有勺子和碗時而碰撞的聲音,都讓人覺得非常的悅耳動聽。
一般來說,食物都是以色、香、味,來判定其層次高低。不過,謝浪做出來的糕點,還多了一個聲和想。聲音,是做東西時候的聲音,這聲音絕對不是噪音,而是一種奇妙的音律,如果是噪音的話,肯定做出來的東西不會讓人很滿意;另外,還有個“想”字。這個想,就是吃過糕點之後,能夠讓人產生一種遐想和感悟,這就是神奇糕點的於眾不同之處。
譬如庖丁解牛,據旁觀者形容,庖丁解牛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藝術享受。他的整個節奏和動作,如同舞蹈一樣優雅而富有節奏;身上服飾的抖動,手法、指法還有肩部的動作、膝部的蹲式,腳步的踏法,都伶人歎為觀止。而發出的聲音,更是輕柔、悅耳,充滿奇妙的節奏……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這庖丁解牛的技藝,可謂是“技近乎道”了。
這個道,就是自然之道。要達到這種地步,除了要對材料本身的瞭解得非常透徹,還需要配合以高超的手藝、刀法,以及行動時的步伐等等……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必須是自然而然地進行,如果是刻意為之,那是絕對不可能達到這種效果,這就是所謂的境界了。
雲婗的母親雖然覺得謝浪的表現很奇怪,但是又讓人覺得說不出的舒服,彷彿看謝浪做糕點的過程,無論視覺還是聽覺,都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享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