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崇禎耳朵裡幾乎就是天籟之音,好聽,也希望聽到。
特別是寧遠大捷,在遼東戰事屢屢受挫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崇禎剛上臺,在這個並沒有受到過一天太子教育的人看來,一個人只要打一場勝仗,就代表他將來打的每一場都是勝仗。
在眾大臣的吹捧下,崇禎高估了袁崇煥,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袁崇煥自己也高估了自己。他在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份說的那句“五年復遼”的話並不可能全是他所謂的安慰皇上,也許,寧遠大捷真的讓他腦袋有些發熱。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發熱,正是因為他只不過是一個骨子裡有了得意便忘形的書生,他做出了一個幾乎是愚蠢的舉動——殺了毛文龍。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擅殺毛文龍(1)
平臺召對後,袁崇煥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督師、薊、遼、登、萊、天津,移駐關門,崇禎皇帝又賜他尚方寶劍,這把劍從質量上來講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可以先殺人後報告。在離開京城前,當時的內閣首輔東林黨人錢龍錫和袁崇煥長談一夜。在那個黑漆漆的夜裡,一個密謀誕生了。
該密謀指向的就是名震朝野、也有一把尚方寶劍的平遼將軍、左都督毛文龍。此人曾在遼東巡撫王化貞手下擔任過都司。天啟元年(1621年)五月,他率領二百名士兵,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於鎮江活捉了叛將佟養真,一舉收復了遼東半島數百里。
這件事在明帝國的影響力並不次於袁崇煥後來的寧遠大捷,因為在毛文龍收復遼東半島之前,明軍無一勝,後金無一負,而毛文龍卻只用了二百人就改變了這種局面。自此,毛文龍開始了他的皮島復興事業。從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十月到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毛文龍用了八年時間與滿洲人進行了無數次不同程度的交鋒,並勝多敗少。明帝國大喜,令其駐鎮皮島,任務很簡單,牽制滿洲。
袁崇煥出關後,寧遠、錦州立刻發生兵變。他趕緊抽出兩個月時間來,才把兵變平息,收拾停當完關寧兵馬後,滿洲人又沒有來進攻,他開始實施他的陰謀。
他當時大概並沒有想殺毛文龍,因為當初,他和朝中大臣講過,他會慢慢收拾毛文龍的。朝中大臣們很高興。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毛文龍這個傢伙很不會為人處世,有關他的記述中,也的確能證明這一點,此人是個很可愛的武夫,讓他殺人放火可以,但讓他對朝中那些只憑嘴巴工作的人禮貌有加,他絕對辦不到。而且,讓朝臣們最不能容忍的是,毛文龍總刻意地給他們一種感覺:我獨霸一方,我只聽皇上的。
這種感覺當然是毛文龍刻意做出來的,這就讓許多大臣,尤其是在遼東的大將們很不舒服。錢龍錫後來問袁崇煥:“一旦這個傢伙不聽你的,你該怎麼辦。”袁崇煥說:“他的地盤在我管轄之內,如果他不老實,就幹了他。”
這話出自一個書生之口,很讓人驚訝。但一想想袁崇煥正以書生的身份在跟滿洲人拼命,我們暫且原諒他。袁崇煥之所以想要幹掉毛文龍,主要還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因素在裡面。袁崇煥督師五鎮,每一鎮的總指揮雖然打仗不怎麼樣,但不受同僚管束的本事可不小,毛文龍正是這幾個人中最棘手的一個,袁崇煥肯定要先對他下手。
另外,毛文龍搶了他一個風頭,此恨在任何人看來,都是不可消除的。當初,說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狼狽逃走,並沒有死。過不久,一條訊息傳進北京城,說努爾哈赤死了。京城一片叫好聲,他們把這個滿洲人的死歸功於袁崇煥,即使不是大炮震死的,也是被大炮嚇死的。可又過了不久,毛文龍上報朝廷,說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敗後就跑到了威寧堡狗兒嶺泡湯泉了。在這個時候,他之所以有此閒情,是因為背後惡瘡發作。毛文龍說,是自己派了一些士兵拿著火槍在山頂上放槍,努爾哈赤本來打了敗仗就生氣,又加上他們騷擾,以為明軍大部隊來了,心慌意亂,就在回瀋陽的路上歸西了。
毛文龍的意思是說,是我把他嚇死的。這種意思誰都能明白,袁崇煥自然也明白。那麼,在這之前傳言的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大炮轟死或嚇死的話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實,功勞並不分大小,要看在什麼時候建的功勞。如果大家都在建功,你建的功勞再大,自然也不能脫穎而出。但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建功的時候,此功勞無論大小,都是大功一件。
袁崇煥所面對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所以,他很恨毛文龍。這種恨又加上毛文龍不給他面子,就造成了他把“慢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