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意是說,您三番五次地違反與臣子們的約定,又橫七豎八地給福王待遇,天下的人民該如何想?
萬曆斷頭,大臣們又上疏,認為皇帝有點過分了,萬曆依舊斷頭。
撥給福王田四萬頃雖然因為後來發生的與鄭貴妃有關的妖書案而沒有得逞,但萬曆對待兩個親生兒子的態度可見一斑。
發生梃擊案時,福王已經到洛陽享福去了。這也就是鄭貴妃在太子面前哭訴的那樣,我兒子都走了,我殺了你,按照祖宗規矩,他也成不了太子啊。
事實上,福王離開京城,在客觀上進一步肯定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也就是說,朱常洛的太子之實一直到福王去洛陽後才得以落實。
梃擊案的發生其實就是萬曆怠慢太子的結果,形而上來講,就是萬曆怠政的具體化。無論拿著棍子的張差是不是有人背後主使,當時朝廷上下的想法都是點頭肯定,梃擊案是有人主使的。而這個人就是鄭貴妃,甚至再自信一點講,還有萬曆皇帝。
梃擊案後的驚鴻一現(4)
人的思維往往都是這樣,你喜歡貓而非常討厭狗,當狗死了,別人就會以為是你因為喜歡貓而殺死了狗。雖然,狗很有可能是死於狂犬病。
。 想看書來
韃靼老人的憤怒(1)
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寧夏總兵張維忠乘著轎子,擦著汗趕往寧夏巡撫衙署,想和已經衝進巡撫衙署的軍鋒劉東暘談一下,希望他能放下武器,不要造反。當張維忠走到離衙署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劉東暘的手下就將他的轎子掀翻,把他揪到了衙署裡。張總兵一向以“懦弱無能”盛名軍中,又見劉東暘早把活捉的巡撫黨馨一刀砍了,他立即就跪在了地上,魂不附體。劉東暘很鄙夷地把他揪起來,跟他說,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反嗎?
張總兵不知道,但他還是知道萬曆十年(1582年)以來,軍人似乎都喜歡上叛亂的事情。比如萬曆十年寧夏靈州土軍楊文遇之亂;萬曆十一年(1583年)山西靈武關軍士李現之亂;十六年(1588年)延綏神木軍士之亂……
張總兵很可能按照某種年歲規律猜測出,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這場軍人叛亂是天數。但劉東暘告訴他,跟天數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之所以造反,是因為黨馨這個混蛋把該發給士兵的糧食偷吃了。黨馨已死,張總兵自然不能問出是否確有此事來。劉東暘似乎也不需要他問,只是告訴他,去把我們造反的事情告訴朝廷,至於原因,可說可不說。
九天後,叛軍攻克了陝西境內的四十七個城堡。三邊總督魏學曾招降不成,只好動用武力,把叛軍逼在了寧夏城鎮內。幾天後,朝廷知道了寧夏叛亂。
萬曆皇帝不再斷頭,我們不得而知此人為什麼對打仗有這麼大的興趣。他親自與內閣、兵部商量對策,並且仔細詢問了叛亂首領的情況。在各種各樣渠道得來的資料會合下,這起軍人叛亂事件的經過呈現在了萬曆皇帝的面前。
殺死巡撫的劉東暘本是一個蒙古韃靼部人啺蕕陌蒞研值埽瑔拜早在嘉靖年間就因為家族爭端而投降了明朝,憑著一身蠻力在邊境上屢立戰功,在萬曆五年(1577年),他就在朝廷的默許下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裝。萬曆十七年(1589年),他以老朽為名,將寧夏副總兵之職交給了兒子喅卸鰲8缸恿餃蘇莆樟舜罅勘�Γ�⑶一�芰舜罅坎聘弧�
事情的直接起因是,被殺掉的巡撫黨馨很瞧不起這對韃靼父子。兵亂爆發一年前,洮河有少數民族騷擾,巡撫黨馨向朝廷建議派大將鄭洛去處理此事。當鄭洛要寧夏方面調兵去甘肅時,黨馨派了一個叫土文秀的前去協助。已經告老還鄉的啺菖艿窖哺а檬鷥�恥八擔�廖男憒蚋魴≌袒箍梢裕�餉創蟮惱笳蹋�揖醯盟�懷傘N液臀葉�尤グ傘�
當時鄭洛也在場,對這個韃靼人的忠心很感動,立即應允。黨馨卻不舒服起來,他想的是,這個老傢伙已經告老還鄉,還在這裡唧唧歪歪地干預軍事,到底誰是老大?
當軍隊出征時,啺萜�帽親傭紀崍恕5恥胺⒏��穆砥ゲ壞�荒芷錚�峙祿溝玫鞽黽赴倜�勘�展蘇餿翰÷懟D�惱蚨嚶嗟木�礱揮醒哺��睿��駁鞫�渙恕5恥白勻瘓兔揮邢掄庋�拿�睿瑔拜和他兒子只好帶領自己計程車兵去甘肅。
可這一次西援甘肅,讓他對明朝軍隊有了新的認識。一路上,他發現自己的軍隊雖然牽著馬,但一遇到戰鬥,明顯就看出來其他各鎮的明軍戰鬥力和自己計程車兵相差太遠,他有些奇怪: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士兵怎麼就這麼飯桶。支撐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