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進擊。
左翼北路軍,由開原總兵馬林、大同副將麻巖等督兵一萬五千,還有當時一直靠著明帝國而沒有被努爾哈赤吃掉的葉赫女真部兵馬出三岔口入渾河上游,從北面進攻。
右翼南路軍,由遼陽總兵劉�領兵一萬餘從瀋陽出寬甸,從東南攻打。另有朝鮮兵一萬三千人由其指揮。
右翼中路軍,由遼東總兵李如柏、遼陽副將賀世賢統兵二萬五千,從清河城出鴉鶘關,從南面襲擊。
另外,楊鎬還派出總兵李光榮率軍駐廣寧,副總兵竇承武駐前屯,監視與阻擊與努爾哈赤關係很好的蒙古兵。又派總兵官秉忠、遼東部司張承基率兵駐遼陽,為機動兵力;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輸糧草輜重。楊鎬坐鎮瀋陽,直接指揮四路大軍。
從這種兵力部署上來看,楊鎬就是個笨蛋。因為四路大軍從出發地到達努爾哈赤老巢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相同,況且,四路大軍的指揮官之間並不默契。大家都認為自己很行,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大家都認為對方很不行。
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楊鎬分配的十萬兵馬,山海關總兵杜松領了三萬人。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是因為此一路是主力,但進一步深究,就會發現,楊鎬與此人的關係非同一般。遼陽總兵劉�是明帝國的一員驍勇的戰將,在萬曆年間的各種大戰中都有很好的表現,但與楊鎬的關係很一般,於是,我們看到了,他領兵才一萬,朝鮮兵一萬三千人簡直就不能稱為兵,這些朝鮮人所用的盾牌都是用厚紙糊成的,他們根本就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看別人打仗。
遼東總兵李如柏的兩萬五千人和開原總兵馬林的一萬五千人,由於他們二人的膽小的性格,這兩路兵馬根本就等於沒有。
十萬兵馬還剩下了一萬五千人,這就是楊鎬留在身邊的機動部隊。但在後來,這支機動部隊並沒有派上任何用場。似乎在楊鎬心裡,這支部隊根本就沒必要用。
如果說從楊鎬的戰略方針上確定他是個傻子的話,那麼,還有比他更傻的。那就是朝廷之上的那些言官,特別是首輔方從哲。
我們不得而知這群吃飽了就四處議論別人的人到底是腦袋進水了還是盼望著做亡國奴,總之,他們一直催促楊鎬趕緊釋出進攻命令,滅了努爾哈赤。他們以為努爾哈赤比自己還要蠢。於是,在楊鎬還沒有完全瞭解對手努爾哈赤的情況下,京城屢屢催促前進、進攻。
楊鎬是很無能,但並不代表他魯莽,他將進攻時間向後拖到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一日,不想,在這一天忽然下起雪來。天寒地凍,於是,他又改為二十五日。
就在這幾天裡,努爾哈赤經過各方偵察,對明軍的動靜已摸得一清二楚了,他自然也知道了杜松率領的中路左翼是明軍主力,當他集中兵力向撫順方向開進的時候,杜松正巧從撫順出發來成全他。
實事求是一點來講,杜松老人家是明帝國難得的一員戰將。但此人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喜歡炫耀。他經常在各種各樣的人面前脫光衣服,把傷口裸露出來,向別人炫耀自己曾經身經百戰。
當他炫耀著自己的傷口在該年三月初二到達薩爾滸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努爾哈赤正在界凡鑄城,他就領著兩萬士兵渡過蘇子河朝界凡城攻來。
努爾哈赤一看杜松把三萬人分成了兩部分,心裡暗暗高興,集中兵力,先把他駐紮在薩爾滸的一萬人馬給幹掉了。接著,又急行軍援救界凡。杜松當時正在界凡城下打得火熱,連頭盔都不戴,但當他得知自己剛剛建立起來的老窩被人抄了後,就有點慌了。炫耀身體的本能忽然消失,他計程車兵們更是覺得此生休矣,紛紛逃跑。努爾哈赤趁機分而包圍,逐個殲滅。杜松老人家本來是想要來立頭功的,可當一支箭向他的腦袋飛來時,他明白了,頭功並不是那麼好立的,另外,他也明白了,傷口可以炫耀,但致命傷卻不能炫耀,因為他沒有機會了。那支箭正好射中了他的腦袋,血立即把他的鬍子染成了紅色,一代喜歡玩“人體藝術”的名將就此隕落。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楊鎬,你怎麼了(3)
左翼中路軍全軍覆沒,北路的馬林從開原出兵,剛剛到離開薩爾滸四十里的地方,就得到杜松兵敗的訊息。馬林嚇得從馬上滾了下來,此人並不是個膽小鬼,但的確是個識時務的人。他見過杜松的那些傷口,這樣一位戰將都死了,他馬林算得了什麼。
在這樣的認識下,他立即停止了進攻,而是就地依山,紮下營壘,挖了三層壕溝,準備防守。可惜,努爾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