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唰!
一瞬間,眾僧神經高度繃緊,密切注視著葉鋒。與此同時,四下不住打量起師兄師弟們。
原因無他,葉鋒並非少林寺門人,但他卻如此清楚瞭解,只能說明一件事:少林寺出了內奸!有人提前將所有秘密告訴了葉鋒!
否則,他根本不可能上來便直奔菩提院,依照常理,若要盜取武功秘籍,也該去藏經閣才是。
葉鋒微微一笑道:“別瞎猜了,原本想逗逗你們的。但你們還算不錯,就不跟你們胡扯了。我為什麼會知道?”
頓了頓。葉鋒右手食指指向天際,道:“我只是這個世界的過客,因為我,來自那裡!”
呃……
眾僧神情登時異常精彩,絕大多數,臉上滿是憤怒,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你都這麼說了,還不算逗我們玩兒?!
葉鋒撇了撇嘴,就知道會是這樣。
玄慈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葉施主不願告知,老衲也不強求。但你手中經書,乃本寺前輩高僧所著闡揚佛法、渡化世人的大乘經論,倘若佛門弟子得了去,唸誦鑽研,自然頗有神益。尊駕非我佛門弟子,又何必強求?煩請你將經書留下,併發下誓言,以後若無本寺邀請,決不自行上山。老衲便將葉施主禮送下山。”
葉鋒微微一笑,忽然道:“玄慈方丈,我問你,那天下四大惡人是何等人物?丁春秋又是何等人物?”
玄慈略作思索,緩緩道:“惡人。”
葉鋒笑道:“照啊。想那天下四大惡人,還有丁春秋,皆是殺人不眨眼,手上罪孽,不知几几。但他幾人,皆為我所斬殺。佛祖一怒,尚又佛門獅吼。妖魔亂世,菩薩便捨棄金身,化為凡人,只為降妖除魔。我身雖不在佛門,但所做之事,又與佛門教義何異?天下寺廟不過皮相,我心向佛,佛祖普度眾生,也一定不會放棄我,那我又怎不能算佛門弟子?”
眾僧默然無語,絕大多數都在心中想道:“他口中所說,不無道理。”
“阿彌陀佛!兩日之前,方才與葉施主別過,不料今日又與葉施主相見,但貧僧卻未想到,會在這般情形下見面。”說話者,正是擂鼓山,跟葉鋒有過一面之緣的玄難。
“老衲玄痛,見過葉施主!”另一個蒼老的聲音道。
葉鋒灑然一笑,隨意掃了一眼。
頃刻之間,少林“玄”字輩的高僧,已來了五人。
玄慈、玄苦自是不必再說,而後,戒律院、龍樹院首座玄寂,達摩院首座玄難,也已趕了過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玄痛大和尚。
這五人中,玄慈武功最高,擅長七十二絕技中的“大金剛掌”,當年玄慈、玄寂、玄難,三人同時拜師,唯有玄慈一人練成這“大金剛掌”。
這門神功,掌氣兇猛剛烈,威力無匹。極為難練,每隔一百餘年,少林寺方才能出一個學會此功者。
除他之外,龍樹院首座玄寂,最擅長的便是蕭遠山偷學的“一拍兩散掌”,達摩院首座玄難成名武功是“袖裡乾坤”,也擅長打快掌。
玄苦精修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降魔掌、燃木刀法,而玄痛……不是很清楚,反正很難搞定就是了。
看來這群大和尚已經打定主意,只要自己不留下經書,決不放自己下山了。
葉鋒微微一笑,道:“玄難大師,有禮了。”
玄難合十道:“不敢。葉施主適才所言,不無道理。天下寺廟原本就是一副臭皮囊,只要心中有佛,那便是佛門弟子。你斬殺天下四大惡人、丁春秋,也是事實。但除他幾人,你還在蘇州大開殺戒,這可跟降妖伏魔無關。再者說,妖魔亂世,我佛雖要斬妖除魔,但佛心慈悲,若有人做了惡事,只要他肯回頭,我佛仍會普度,你卻只是一味殺戮,這可並非我佛教弟子的行為。”
葉鋒哈哈一笑。道:“不錯!也罷。原本我還想不動干戈便帶走易筋經。但看來口才不行,哎,失敗。文的不行,那就只有動武了。”
玄慈定定看著葉鋒,威嚴十足道:“葉施主,你既已知手中所拿是本寺鎮寺之寶,還執意要帶走?”
葉鋒朗聲道:“我非但知道這是易筋經,更知道此書一式兩份。文字部分乃易筋經,隱沒部分,遇水可現,那是傳自天竺阿三的《神足經》。”
說著話,他笑了笑,道:“要不,咱們打個商量,此書暫且放在我身上,九月初九重陽節,我再上少林。那時便將此書歸還,大師意下如何?”
玄慈輕嘆一口氣。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