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神秘的暮色餘暉中的山莊更為動人。這可說是借景的典範。”
第十二章 空候(5)
柳墨林講到這裡輕輕一頓,見張尋和楊清惠依然聽得興致盎然,不禁微微抿嘴一笑,接著又道:“借景可遠借,可近借,可鄰借,可仰借,可俯借,應時應地可有不同借法。雖然顧名思義不難理解,可要運用得好,卻也不易。
“比如我們從這裡朝北望去,可見寶石山上的保俶塔。每日早晨和傍晚,我們便可將‘寶石晚霞’這一勝景借來。而往東,便可將‘斷橋殘雪’借入園中。這便是仰借和遠借了。
“而揚州的何園則巧妙地將隔牆的片石山房假山峭奇的主峰納入園內的畫面,造成園外有園,兩園一體的錯覺。為了做到這一點,園內假山的選石和堆造方法,有意與園外假山風格相近,可以說是近借的佳構了。
“那麼為何‘障景’呢?難道要將景物遮掉嗎?”楊清惠自小在房屋大開大合的寶石谷長大,後又隨師父虛靜道長居於山間粗陋的抱朴道院,對江南園林的曲折深邃自然不甚明白。
柳墨林微微一笑道:“是的,障景的目的是遮擋,不過卻是有目的的遮擋。一是為了遮擋掉不利於景觀的景物,二是屏障遊覽過程中不必馬上出現的景物。一般說來,用假山、樹木、花草、山石、房屋或照壁來障景。而這些遮蔽物要美觀得體,與周圍環境協調成景,才能為園林增色。”
楊清惠道:“六月的西湖真是迷人,我們就去白沙堤‘行不足’如何?”
張尋和柳墨林紛紛叫好,於是三人沿白堤往斷橋漫步而去。可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沒走得幾步天色突然轉陰,隨即落下雨來。三人遊興甚濃,並未因小雨而阻擋了興頭,反倒覺得小小雨點打在身上甚為舒服。但雨越下越大,頃刻間已成了大雨,三人無奈只得返回,到劉莊時,都已成了落湯雞了。
第二天用過早餐,柳墨林又帶張尋和楊清惠到西湖各處遊覽。一路上又給二人介紹了西湖的各種美景,不知不覺間,三人又走上了白堤,來到“平湖秋月”的水榭上。楊清惠倚在臨湖的欄杆上,看微風推動湖水,嘩嘩地輕拍堤岸,不禁心曠神怡。
三人到斷橋的時候,已是黃昏。金黃的夕陽斜鋪下來,傾灑在斷橋、湖面和三個人的身上,使得斷橋逾發凝重,湖水猶如火在燃燒,橋上的三個人則顯得格外輝煌。
隨後三人都不再說話,靜靜地佇立於如畫的風景中。生怕一開口,便破壞了這靜謐溫馨而又神秘的氣氛。
柳墨林凝視遠方,心裡卻千頭萬緒——若有一個男子能與她單獨並肩而立,一起觀賞眼前美景,一生也就無所求了。她說的男子當然是指張尋。自張尋將她從舒爾田的魔掌中救出,而她被張尋的英氣所逼,一瞬間竟不敢對他直視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自己已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男子。可她一個嫻雅閨秀,又怎能將這番心事說出,只能深深地埋在心裡。
她正浮想連連,忽覺身旁的楊清惠往右微微地移動了一步,卻是楊清惠忘情於這難言之美,不自禁地朝張尋靠去。同樣忘情於如畫風景的張尋也微一側身,不自覺地應和楊清惠的靠近。
剎那間,一股酸楚佔據了柳墨林的全身。自避居杭州之後,她日日想念張尋,希望能有機會再見一面。昨日當門子報出張尋的名字,她欣喜若狂,直欲奔出迎他進來。可門子接著又報出了楊清惠的名字,她頓時感到一種宿命已籠罩了她,她無力掙扎。可她內心又是多麼希望有奇蹟發生啊。
可當她壓抑情感,出來與二人相見時,便知一切都是枉然。她是不能爭的,因為楊清惠畢竟是她的救命恩人。
此刻楊清惠和張尋不自覺地互相應和,動作雖然細微,卻足以讓柳墨林完全絕望了。她眼眶中淚水滾動,生怕落下來被張尋和楊清惠看到,忙退開一步,迅速地擦去淚水。可是張尋和楊清惠依然沉浸在夕陽的幻美之中,根本沒注意到她的異樣。柳墨林這時發現,張尋和楊清惠並肩站在那裡是那樣的和諧自然,彷彿已融為一體,彷彿他們天生就該這麼站著的。任誰插進去,都會破壞了這份極至的美。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二章 空候(6)
柳墨林想,我又怎能去破壞這份美呢?一瞬間,一切的美麗似乎都已從她的眼前消失,她的生命似乎也已走到了盡頭。茫然間她不知所措,只是往回奔去。
奔出很遠,她回頭望去,張尋和楊清惠仍沉浸在夕陽之中,並未發現她的離去。他們並肩佇立於水天相接的金黃的斷橋之上,情景輝煌而動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