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英耐心地教導女兒,“你大伯父病逝了,大家的心情都不好,今年的中秋節恐怕不會大操大辦了,崔姨奶奶可能會留在田莊裡過節。”又問她,“你為什麼想見崔姨奶奶?”
竇昭道:“她們說崔姨奶奶會種田!”
竇世英大笑起來:“不錯,你崔姨奶奶很會伺候莊稼,她的田莊,一直是我們家幾個田莊裡收益最好的。”說這話的時候,他目光有些茫然。
或許,這就是妾生子的悲哀。
竇昭不再和父親說這些,拉著父親去書房裡練字。
那年的八月十五,大家只是分食了月餅,比起往年又是賞月又是觀燈的,冷清了很多。
丫鬟們都在私底下議論:“這孝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到了九月底,大伯父的棺槨運回了真定縣。
竇家披麻戴孝,半個真定縣都是白色的。
真定縣的縣令和六伯父、父親親自在城門口迎了大伯父的棺槨,祖父和二太夫人作為長輩沒有參加葬禮,治喪之事全由三伯父主持。
竇昭見到了乳名“蘭哥兒”的九堂哥竇環昌。
他今年十六歲,瘦弱而蒼白,在大伯父靈前顫顫巍巍地答謝弔唁之人,轉過身卻撲到祖父懷裡大哭:“爹爹吐了好多血……”
祖父眼裡立刻含滿了淚水,攬了他的肩膀輕聲安慰他:“好孩子,以後就跟著叔祖父讀書。”
竇環昌點頭,望著祖父的目光中充滿了孺慕之色。
竇昭冷笑。
祖父把父親教歪了,現在又來禍害大伯父了。
難怪竇環昌考了快二十年的進士也沒個影子!
她每天咬緊牙關堅持練三百個大字。
竇環昌卻對竇昭非常的友好——家裡就他們倆人穿著重孝。
他常把大伯母給他做的好吃的送給竇昭品嚐,竇昭對他的態度也漸漸柔和起來。
很快就到了臘月,竇昭的母親要舉行小祥祭禮。
父親將除服,竇昭還要穿十五個月的孝服。
三伯母上門,和祖父商量給父親續絃的事。
自從大伯父去世後,大伯母不再是竇家的宗婦,按理應由二伯母主持中饋,但二伯母隨二伯父在任上,要打點好了二伯父身邊的事才能攜子女回鄉,家裡的事暫由三伯母打理。
祖父問三伯母:“你有沒有什麼好人家?”
三伯母斟酌道:“大嫂那邊有個小堂妹,小時候常來我們家走動,人品、相貌都好,大嫂也有這個意思。再就是城東諸舉人家的五小姐和南樓鄉陳大人家的孫女,諸小姐性情柔順,跟著哥哥們讀過幾年書,詩琴書畫都略有涉獵,想必能和七叔叔能說到一塊去。陳大人曾做過淞江知府,說親的這位小姐行三,人我沒見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