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烏鴉呱呱四處哀啼。他感到一種發洩的舒暢,哈哈大笑。
他衝下假山,奔到九曲橋上,望著水榭,他望見了老態龍鍾的守墓人;幻變又見劉祥道談笑生風幽默橫生,轉化成憂心忡忡慈母心腸的嚴父,疊印成誨人不倦的老師顏師古……
張眼四望高高圍牆,他感到囚困孤獨無援寂寞壓抑,他擊頭捶胸,奔入水榭,伏在傍水的窗欄上啜泣。
突然身後傳來沉厚深遠的聲音:“善哉,善哉,好個悲天憫人,頑固不化的凡夫俗子。”
王勃抬頭轉身,只見老道巍巍峨峨地屹立在水榭外月光下。童顏鶴髮,寬衣長袖沐浴著月光,遍體生輝飄逸若仙。
王勃激動地奔出水榭:“師父,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若不苦盡,哪有甜來。”老道漠然答話。
“師父指我迷津。”王勃雙膝跌跪。
道人若無所動:“水流有渠,人行有路,世上原本無渠無路;渠是水衝出來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如若能悟道,人間哪有迷津。”
“弟子愚昧,求道長收我為徒,深加指點。”
道人任憑王勃叩首,冷冷地道:“人人誇你是龍門的神童,早已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不不,弟子學而後知不足,我不是神童,是蠢蟲!”
“你家中富有萬卷書。”
“世上真經少啊!”
“貧道沒有濟世安貧的真經。”
“師父深知醫道,能救死扶傷,治病救人!”
“那隻能見病治病,治不了命,我救不了飢寒交迫的哀哀貧民。”
“師父精通武藝,能懲惡揚善,除暴安良!”
“這也只能遇危解危,消不了災,救不了苦難的芸芸眾生。”
“難道追求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唯有閉門苦讀聖賢書,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道這才微露喜色感慨地:“善哉,善哉!”
王勃執拗地乞求:“弟子只求能像師父,見病治病,遇危解危。我雖不能化雲霖普降喜雨,也願化作露珠,滋潤乾枯的禾苗。”
“徒兒能有此心,就不負我期望了!”老道這才扶起王勃,從袖中取出書卷授他,並諄諄地說:“為師俗家姓曹名元,憤世不平出家求道,法號真道真人。為求真諦博覽群書,唯有此經,我苦讀一世,才略知其三味,今夜傳授給你,你要反覆苦讀,深深去領悟。”
王勃興沖沖喜孜孜雙手接過經卷,一望封面,面露失望之色:“易經?……師父,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弟子十歲時博覽強記,都能背誦得一字不錯了。”
“嗯——!”真道人不悅地說:“熟讀經書不求甚解,如同食蠟。這上面有我的批註,你與我閉門深究,逐字領悟,三月之後,如能入門。為師再來為你講授。”
“還要閉門再讀三個月的易經?”王勃不滿了。
“不是讀,是悟!”真人斬釘截鐵道:“三個月悟不了,就再悟三個月!”真道真人言罷不告而別,他登假山,越高牆素服飄然,似月下仙鶴翱翔而去。
王勃捧易經停立水榭前,神色茫然。
書齋內。王勃面對易經,草草翻閱,越翻越快,不能深悟反而心煩意燥,捶頭撫心,起立不安,憨兒來點燃紅燭。王勃猛然見牆上自已書寫的座右銘:如見顏夫子敦敦告誡:“……刻意求真諦,*靠精成……”
王勃面對座右銘大聲朗讀:“……刻意求真諦,*靠精誠。悟道死不悔,功到——自然成。”
王勃坐回案桌,從頭專注細閱易經,持來筆點批。憨兒端來熱氣騰騰的參湯。王勃持勺匙懸拿在手,精神集中書裡,參湯冷了他還未吃一口。
紅燭燃盡,天已破曉,王勃合書至窗前,迎朝陽伸展腰腿,學有所悟的神情,展現在他生氣勃勃的臉上。窗外鳥語花香透入室內。王勃從書架上尋來書卷,案頭查閱,隨之撰文書寫。
憨兒哭咧咧跑了進來:“公子,公子,我爺爺摔傷了!”
王勃將筆一擱,急忙起身,帶倒了椅子也不顧,匆匆奔出書房。
王勃在下房陪醫生號脈,開方。送走醫生回來,接過僕婦熬的湯藥,親自哺餵。王壽神智略略清醒,守在床前的憨兒,和下房內圍觀的婢僕,都為王勃平易近人敬老的真情感動。
王勃衣不解帶,守護在王壽床前,在燭光下看書。憨兒偎在爺爺身旁睡熟了。王壽微微轉動,王勃忙放下書幫他翻身,取燭臺望診。隨後又將長衫蓋在憨兒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