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以道德教化天下,勸民勤務農桑。並且輕賦稅,減徭役。這造福於民的策略,當然是仁政。”
“策略?”武后追問:“即然是仁政,你為何又稱是策略?”
“仁政實施了,是仁政,仁政公佈了,沒實行,就只能稱之為策略。”
武后大笑道:“好個直率的諫臣。我再問你,仁政既已告於天下,為何得不到沏底實施?”
“造兵器的盼打仗,棺材店裡盼死人。減輕賦稅,免徭役,貪官嘴裡擁護心裡恨……”。
“對,他們不能貪汙,升官就不能發財了。你可一針見血說了哀家心裡的話。”武后高興地說:“哀家深知你有壯志報效朝廷治國安民。你可願意輔佐哀家去實施那十二條仁政?”
王勃出乎意外高興地說:“為國為民效忠於朝廷,微臣願肝腦塗地盡犬馬之勞。”
“好話只是好聽,好事才動人心。自從哀家召你來京,到現在還沒有看到你幹出什麼壯舉偉業。”武后激將。
王勃躬身拱手:“臣不其位,難謀其政。”
“哼,你又想封官委職了,行呀。”武后停頓了一下道:“哀家先問你幾件事,你必須言無不盡。”
“臣一定知無不言。”
“你言必無虛。”
“臣最忌謊言。”
“你為何去嚴華寺衝撞山門?”
王勃這才明白事出有因,坦然沉著回答:“是護寺武僧不允許微臣入寺聽經。”
“聽經善男信女寺內已滿,可等下次,你聽經分明有虛,微臣實是去朝見聖母,詢問靈童下落。”
“聖母和靈童與你何干?”
“她們是臣好友盧照鄰,臨終託臣照顧的寡婦孤兒。”
“她們是天神轉世,與哀家有仙緣。”
王勃執意追問:“臣斗膽相問,有何仙緣?”
“哀家與護佛聖母,有何相似?”
“身形容貌若無有年齡差別,如同孿生。”
“而今龍門造巨佛,將照她容貌塑造我佛佛相。她將暫去龍門佛窟承受香火禮拜。”
“哦哦……”王勃若有所悟:“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麼?”武后有意測試。
王勃直言不諱:“那護佛聖母酷似皇后娘娘,依照聖母面貌,雕鑿巨佛容顏。以後朝拜佛窟巨佛,千年萬載也似朝見娘娘法身。”
“阿彌陀佛,你與哀家也像有點仙緣了。從此以後,龍門石窟中的巨佛似護佛聖母,聖母似我,我似我佛,我們就是三位一體。王勃你確是個明白人。”
王勃乘勢而進言;“娘娘心中有佛,才塑造巨佛。”
武后進而闡明:“哀家濟世安民普渡眾生,我是佛相佛心,一心向善除邪惡,才能排除萬難,不計較惡言誹謗來輔保聖上施仁政。”
王勃隨話附和:“巨佛似高山萬世永存,勝過了歌功頌德刻石銘文!”
武后笑了:“有道是‘志相同,心相通’,你又說出了哀家心裡話。他年哀家此生是不是濟世安民,為民造福了,還是讓後世民眾去龍門佛窟,瞻仰巨佛來對照,來評論哀家在世是否懷有佛心,一心造福為民了。”
“娘娘按佛心治國,臣請旨願護送聖母靈童前去龍門為國造佛。”
“哈哈哈”武后又笑道:“你確是有忠心義膽!可惜你只是山西龍門紅塵中人,不是河南龍門護法天神。是否有這仙緣,且待哀家打卦求籤後再作定奪。”
“娘娘……”王勃還想分辨。
武后制止他申辯卻問:“那日你無法闖入嚴華寺,為什麼又去了西門外普渡庵?”
王勃脫口而出:“有人冒我姓名放糧濟貧。”
“冒名者他是何人?”
王勃已難改口:“是……皇太子殿下。”
“他為什麼要冒你姓名濟貧?”武后疑惑了。
“他,為了吸引微臣前往這尼庵。”
“他為何要在尼庵見你?”
“因為……”王勃有所顧慮還是作了回答:“皇太子在那裡設了靈堂祭奠新城公主和長孫附馬?”
“噢”武后夜審明白了真相:“這個孽子他……他是追問你是否與公主有過往來?”
王勃一咬定:“新城公主死在京城,豈能與微臣相交往來。娘娘替微臣金盆雪冤,如今只需追查呈送我詩稿,篡改我詩稿的來龍去脈,陷害微臣的真相就定能大白於天下了。”
“這……唉!”武后以問掩飾心緒,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