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
我搶了過去:“恰好因為有一件事,我們才討論過這個人,所以有了印象,再根據一點蛛絲馬跡,綜合起來,推測下去,就造成了這個結論。齊白,那個自稱是建文帝的人,你和他相見的經過如何,現在可以說了吧,可能這其中有一些十分嚴重而怪異的事情在。”
齊白又喝了一大口酒,雙手掛著,又眨著眼:“可是你們仍然不知那古墓……那古宅在哪裡?”
白素和我齊聲道:“別天真了,是十萬大山,入山不會太深吧?”
齊白一臉心服口服的樣子,嘆了一聲:“也算是很深了,足足要走兩天山路。”
我和白素何以曾料到是在十萬大山?也很簡單,四天的路程,建文帝曾在十方大山附近出現的記載,都使我們得出結論。
齊白站了起來,喃喃說了一句什麼話(可能是他從事冒險時的咒語),又坐了下來,才道:“不多久以前,我得到了一批資料
”
資料是在一張紫檀木太師椅的椅背夾層之中被發現的。
那張紫檀木太師椅,毫無疑問是屬於明朝宮廷中流傳下來的,太師椅椅背的一個榫頭,有點鬆脫,需要修理。
那時,太師椅是在倫敦的一家十分著名的古董店之中,標價三萬英鎊,放了六七年了,也無人問津,以致店主人都記不清它是怎麼來的了。
洋木匠不懂“榫頭”這回事,古董店的個職員,到了唐人街的一家古董鋪去找人來修理,唐人街古董店的老闆去一看,十分歡喜,以一萬鎊的價格買下來,搬回去,自己修理。
拆開椅背之後。發現兩片紫檀木背的中間,有著四五張紙頭。
那些紙,估計並不是故意藏起來的,多半是在造椅子的時候,為了使兩片木片,可以壓得更緊密,所以拿來做襯墊的。
(我之所以說得那麼詳細,是由於很多事,都從湊巧而來。)
(湊巧的是,當那幾張紙又重見天日的時候,齊白恰好在場。)
齊白是盜墓人,經他的手發掘出來,又流出去的古物,不知多少,若是古董店的主人,竟然不認識他的,那好極也有限。而所有認識他的古董店老闆,都對他十分尊敬,差點沒有奉若神明。
他揹負著雙手,在看老扳太師椅,看到了那疊紙,順手拈起來一看,就現了驚訝的神情。古董店老闆也十分機靈,立時問:“好東西?”
齊白搖頭:“不知道,好像是宮中太監用來記錄行動的起居注,這裡記著:“上命各鎮工匠千餘人,集中候命'
可能是宮裡有什麼大工程
嗯,洪武二十九年,是明太祖時代的事,也算是古物了
”
齊白自然不會把這樣的古物放在眼中,隨著揭過了一張,“咦”地一聲:“真怪,`上千餘工或遠真誠南方蠻瘴,有不從者,立斬,哭聲達放深宮。'”
齊白說到這裡,側想了一想。
他喃喃說了一句:“南方蠻瘴之地,派那麼多工匠去幹什麼?”
古董店老闆不斷眨著眼,望著他。
【第八部:山洞中的巨宅】
這時,齊白對那張紙,已大有興趣,繼續看下去,又有這樣的記載:“上命進十萬大山詳圖”、“上連夜觀山圖至旦,特旨命工部派要員為上思州令。”
齊白看到這裡,心中便“啊”的一聲,他心思極靈敏,看到的記載雖然簡單,可是他也可以推測出發生了什麼事來。
工部要員被派去當思州令,這是十分不尋常的調動。上思州在十萬大山附近,再加上了一千多個各類工匠到“南方蠻瘴之地”去,可知在那附近,當時一定進行過極巨大的工程。
當時,齊白想到的是:那是什麼工程?斷乎不會是明太祖的行宮
哪一個皇帝會把行宮造在十萬大山?那麼,就有可能是陵墓。
在南京的明陵是假的,真的明太祖陵是在十萬大山?
一想到這一點,這個古墓狂的興奮,真是難以形容。不但手舞足蹈,而且還抱住那古董店老闆,在老闆的光頭上,親了好幾下,今得那老闆事後想起來就犯惡心。
十萬大山的範圍極廣,在廣西省南部,延綿百餘公里,山不是很高,可是卻十分深邃幽僻;有許多地方,人跡罕至,也有一大段和越南接壤,那倒是荒僻蠻瘴之地。齊白沒花多久時間,就找到了不少有關這座名字奇特山脈資料。
而且,他還有著極好的線索:上思州,上思州在唐朝的時候設州,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