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4 頁)
楚國被奏國大將王翦攻滅的時候,項燕兵敗自殺。項梁老想恢復楚國。他的
侄兒項羽身材魁梧,又挺聰明,項梁親自教他念書識字。可是項羽才學了幾
天,就不願學下去。項梁又教他學劍,項羽學了一陣子,也扔下了。
項梁很生氣,可項羽滿不在乎地說:“唸書識字有什麼用處?學會了,
不過記記自己的名字;劍學好了,也只能跟幾個人對殺,沒什麼了不起。要
學,就要學打大仗的本領。”項梁聽他的口氣不小,就把祖傳的兵書拿出來,
給他學。項羽一聽就懂,可是略略懂得個大意,又不肯深入鑽下去了。項梁
本是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因為跟人結了冤仇,避到會稽郡吳中來。
吳中的年青人見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當老大哥看待。項梁也教他
們學兵法,練本領。
這回兒,他們聽到陳勝起義,覺得是個好機會,就殺了會稽郡守,佔
領了會稽郡。不到幾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隊伍。因為這支隊伍裡大都是
當地的青年,所以稱為“子弟兵”。
項梁、項羽帶著八千子弟兵渡過江,很快打下了廣陵(郡名,治所在
今江蘇揚州市),接著又渡過淮河,繼續進軍。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義隊
伍來投奔項梁,和他們聯合起來。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由劉邦帶領,來投靠項梁。
劉邦本來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在秦朝統治下,做過一名亭長(秦
朝十里是一亭,亭長是管理十里以內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驪山去做苦工。他們一天天趕路,
每天總有幾個民伕開小差逃走,劉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這樣下去,到了驪
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們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去
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鄉。我
現在把你們放了,你們自己去找活路吧!”民伕們感激得直流眼淚,說:“那
您怎麼辦呢?”劉邦說:“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兒是哪兒。”當時,就
有十幾個民伕情願跟著他一起找活路。劉邦同十幾個民伕逃到芒碭(音má
ngAdàng)山躲了起來。過了幾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縣縣裡的文書蕭何和監獄官曹參(音shēn)知道劉邦是個好漢,
很同情他,暗暗地跟他們來往。
趕到陳勝打下了陳縣,蕭何和沛縣城裡的百姓殺了縣官,派人到芒碭
山把劉邦接了回來,請他當沛縣的首領。大家稱他沛公。
劉邦在沛縣起兵以後,又招集了兩三千人,攻佔了自己的家鄉豐鄉。
接著他帶了一部分隊伍攻打別的縣城,不料留在豐鄉的部下叛變。劉
邦得到這個訊息,要回去攻打豐鄉,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別處去借
兵。
他到了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正好張良也帶著一百多人想投奔起義
軍。兩人遇在一起,很談得來。他們一商量,覺得附近的起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