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頁)
1 裝甲師的坦克全部調了出來,共集結坦克 450 輛,要求透過 10 天的連續 猛攻,拿下的黎波里,結束整個戰役。
不巧的是,1943 年 1 月 4 日,地中海狂風大作,給班加酉港帶來了嚴 重破壞。船隻脫纜,在港內衝撞,惡浪沖壞防波堤,猛擊內港。拖船、駁船
與碼頭遭受極大損失。港口的吞吐量立即從每天 3000 噸下降至 1000 噸。風 暴還在肆虐,所有船隻必須離開港口。到 1 月 12
日,它的吞吐量減少到每 天 400 噸。
開羅總司令部為此感到焦慮,問蒙哥馬利是否需要改變行動日期。蒙
哥馬利決定進攻時間不變,而把第 10 軍的所有運輸工具調來,讓霍羅克斯 去執行運輸任務,從託布魯克和班加西運送 1 月 14 日所需的作戰物資。
攻向的黎波里的行動按計劃於 1 月 15 日開始,蒙哥馬利最後選擇了沿 海岸推進的方案,並親自指揮,結果一切順利。先頭部隊於 1943 年 1 月
23 日凌晨 4 時進入的黎波里。當天中午,蒙哥馬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亞的義大利 副總督處正式受降。
第 8 集團軍攻佔的黎波里之後,為防止部隊沉湎於大都市的物質生活 而腐化變質,蒙哥馬利禁止使用宅邸、大樓等作為指揮部和營房,所有人員
必須住在沙漠或田野裡,以使部隊保持堅韌不拔的戰鬥力。
要完成下一個重要任務——突破馬雷斯防線,第 8 集團軍必須依賴的 黎波里港供應作戰物資。因此,一佔領的黎波里後,蒙哥馬利便致力於使港
口暢通,以便船隻進港,每天能卸下大批物資。在第 8 集團軍的協助下,海 軍創造了奇蹟。雖然港口設施被徹底破壞,港灣口完全堵塞,但由於海軍的
努力,第一艘船於 2 月 3 日到達,第一個護航船隊於 2 月 9 日到達。到 2 月
10 日,港口日卸貨量就超過了 2000 噸。
2 月 3 日和 4 日,英國首相和帝國參謀總長到第 8 集團軍視察。蒙哥馬 利為他們舉行了閱兵式。參加檢閱的有蘇格蘭師、紐西蘭師、皇家裝甲部隊
和皇家陸軍後勤部隊。部隊精神飽滿,威武雄壯,給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首相的視察使部隊士氣更加高昂。
隆美爾把他的集團軍從的黎波里周圍的複雜地形中解脫出來以後,到 2 月初,德軍大部分已在馬雷斯防線站穩了腳跟。隆美爾與突尼西亞德軍指揮官
馮·阿尼姆之間的責任界限正好定在加貝斯隘口的北面。第 21 裝甲師已經 進入馮·阿尼姆的轄區之內,這樣,兩條戰線互相交錯起來,而它們彼此靠
得越近,就越能從“內線”的運用中得到好處。但不幸的是,由於隆美爾撤 出的黎波里過於突然,使義大利人十分不滿,因此,義大利人、凱塞林和希
特勒的參謀機構全都反對他。這樣,德軍的力量反而被微妙地削弱了。
“火炬”作戰行動從開始之日起,就一直有利於蒙哥馬利。盟國對隆美 爾的後方的這一威脅是長期存在的,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大。但此時
德國人卻把物資供應重點從第 8 集團軍當面的德軍轉向第 1 集團軍當面的德 軍,因而使德國非洲軍團在最危難的時刻得不到物資供應。這樣,這兩個以
前獨立的戰場便開始相互產生直接的影響。
2 月 17 日,亞歷山大被任命為在法屬非洲作戰的盟國部隊副總司令。3 天后,他一接管新指揮職務,就使第 8 集團軍和第 1 集團軍成為一個不可分
割的整體。2 月 20 日,隆美爾發起卡塞林戰役,在卡塞林隘口大敗美軍, 使總的戰況顯得勝負未定。蒙哥馬利說,在那一天,“亞歷山大給我發來一
份緊急求援的電報,強烈要求我採取行動以減輕敵軍對美軍的壓力”。當時, 蒙哥馬利的部隊已經進入了突尼西亞,第 7 裝甲師和第 51 師的 1 個旅已經到
達了本加爾丹。因此,蒙哥馬利在其《回憶錄》中說,“我加快了行動的速 度,到 2 月 26 日,我們施加的壓力明顯地使隆美爾停止了對美軍的進攻。”
隆美爾從第 1 集團軍的正面撤走後,蒙哥馬利估計他很可能轉過身來 向第 8 集團軍發起攻擊。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