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主要作出了兩項決定:1.從 9 月 1 日起,指揮系統有所變更,由艾森豪威 爾親自指揮各集團軍群;2.第 12 集團軍群應直搗梅斯和薩爾,在那兒與龍
騎兵會師。蒙哥馬利不同意這些決定,就讓德·甘岡帶著他的便條去說服艾 森豪威爾。結果,蒙哥馬利的意見被否定了。於是,蒙哥馬利決定面見艾森 豪威爾,就邀他
8 月 23 日前來共進午餐。艾森豪威爾欣然同意。
蒙哥馬利希望在和艾森豪威爾見面之前,再同布萊德雷談一次,便於 23 日一早飛往布萊德雷的司令部,但使蒙哥馬利吃驚的是,布萊德雷已改變主
意,而全力支援他的集團軍群向東往梅斯和薩爾方向挺進。於是,蒙哥馬利 馬上返回自己的作戰指揮所,以便及時與艾森豪威爾會晤。
在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長參加會談之前,蒙哥馬利與艾森豪威爾單獨談 了 1 小時。
蒙哥馬利說:“應該決定主攻方向並在主攻地區保持強大的兵力,以便 迅速獲得決定性戰果??必須把汽油和彈藥集中在經過選擇的突破線後面,
若在全線平均分佈,戰事無法定局??若採用全線挺進、全面出擊的‘寬大 正面’戰略,那麼,挺進就不會有力,最後非停止不可,德軍就有喘息的機
會,戰爭將拖到整個冬季,甚至到 1945 年。”然後,他向艾森豪威爾談了他 提出的、布萊德雷原先已經同意了的計劃,並指著地圖,詳加標述,說明這
樣做,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同時,蒙哥馬利還告訴艾森豪威爾,作為最高統帥,他不能把自己降
為地面部隊總司令投入地面戰鬥。最高統帥應運籌帷幄,對涉及陸海空三軍、 行政管理、政治問題等整個錯綜複雜的全域性瞭如指掌。陸地戰鬥可由別人代
替他指揮。他們在諾曼底就是因為有了統一而不分散的地面作戰指揮,才打 了大勝仗。這一點十分重要。
但考慮到美國輿論,可以請布萊德雷負責地面戰鬥的統一指揮,他本 人樂於當他的副手。
但無論蒙哥馬利怎麼說,艾森豪威爾仍然頑固地堅持一種鉗形攻勢: 一路沿蒙哥馬利所竭力推崇的北線衝擊,另一路向東,向阿登高原以南衝擊,
最終目標是由薩爾進入德國。蒙哥馬利無法說服艾森豪威爾讓美軍停下來, 以便為北面的 40 個師的進攻保障物資供應。艾森豪威爾所能作出的最大讓
步也只不過是向蒙哥馬利提供一點有限的增援部隊。此外,艾森豪威爾還拒 絕了蒙哥馬利要再設地面部隊總司令的主張。
蒙哥馬利的爭辯毫無結果,“寬大正面”戰略勢在必行。蒙哥馬利雖不 信服,但照例服從了,因為他現在僅處於和布萊德雷同樣的地位。
正當他陷於這一糾紛並感到失望的時候,他於 8 月 31 日晚收到了首相 的一封信。
信上寫道:“非常高興地通知閣下,經我提議,英王陛下極為愉快地批 準,自 9 月 1 日起晉升閣下為陸軍元帥。王室對閣下親臨法國指揮這場值得
紀念的也許是決定性的一戰所建立的卓越功勳,深表嘉獎。”
這是蒙哥馬利在戰爭期間第二次在戰場上晉級提升。第二天早上,英 國廣播電臺在新聞節目中釋出了這個訊息。艾森豪威爾立即向蒙哥馬利發去
一份熱情洋溢的賀電。這多少使他心裡好受了些。當蒙哥馬利越是想到應該 動手做些什麼時,他就越感到“寬大正面”戰略不對頭,因為它違反了集中
兵力的原則,意味著更多的傷亡和戰爭的拖延。但英國的經濟和人力狀況要 求盟軍在 1944 年就取得勝利,不能再拖。因此,蒙哥馬利決心說服艾森豪
威爾接受他的“單一衝擊”戰略。由於蒙哥馬利和艾森豪威爾在“單一衝擊” 戰略還是“寬大正面”戰略這兩個針鋒相對的方針上的爭論,使他們之間的
關係有好幾個月一直不好。那麼,蒙哥馬利的“單一衝擊”戰略究竟有什麼 可取之處呢?在德國人被趕出諾曼底之後的那些日子裡,似乎可以肯定,第
三帝國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德軍第 7 集團軍的人員和裝備的損失非常巨 大,要在節節勝利的盟軍和德國邊境之間築起一道強大的屏障是難以想象 的。盟軍的
40 個師一齊出動,可以說是一支無堅不摧的力量。毫無疑問, 倫敦對蒙哥馬利的戰略是完全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