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來了,54個指標全部遠遠超過國家標準,其中一些主要技術指標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泰航牌”空呼叫電機成為1992年同行業唯一透過國家級抽查檢測合格產品。這就難怪後來許多廠家紛紛採用“泰航牌”電機。日本芝浦公司也請航海廠為其加工電機產品。“泰航牌”空呼叫電機獲得了國家“長城”認證標誌,在國家科委舉辦的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航海廠成了中國電機工業協會分馬力電機分會成員。現在,“泰航牌”空呼叫電機覆蓋全國百分之五十的市場,航海廠成了全國最大的空呼叫電機生產廠家。
謝世海這個“常務副廠長”,成了“總經理”,這是上級的委任,也是全廠職工的選擇。
在形成了新產品的同時,謝世海提出老產品換代更新和進一步開發的問題。這成了航海廠又一個經濟增長點。結果,他們拿出了新一代PBI型組合式框架結構配電板,首次用於“904”艦獲得成功。後來,又相繼開發出鐵道用電器、陸用電站控制裝置等新產品。“泰航牌”船用主配電板、分配電箱、充放電板、岸電箱等四大系列,透過了中國船級社ZC型式認可,取得了“鐵錨章”。老產品這樣獲得了新的生命。當某配電板工程下達到航海廠後,也就一舉成功拿出了近20個品種、100多臺裝置,中央軍委劉華清副主席親自剪綵,得到了中國船舶總公司的表彰。
過去,航海全廠650人抱著老產品,產值為900萬,內部虧損,如今,老產品上只有180人,產值卻是2000萬,而全廠產值已達5個億。
航海廠的人們記得,那年大水,某分廠一批電機轉子未能及時送來。謝世海找來司機,冒著茫茫大水出發了,郊外一片汪洋,隨時可能開進河溝裡去,而且天也黑了,十分危險。謝世海領著司機硬是大膽小心闖了過去,到凌晨三點又闖了回來,立即組織裝配,趕在使用廠家上班前及時送去了這批電機。這就是謝世海給全廠職工樹立的創業者的榜樣。有這樣的精神,何難不克?何事不成?
隨著生產發展,效益上去,廠裡面貌一新,一個新的浴室大樓平地而起,使用34年之久的食堂改建為倉庫,新建了600多平方的大食堂。使用多年的水塔拆除了,自來水第一次流進了航海廠。那座新建的五層電機生產大樓,白天夜晚都亮著雪白的燈光,裡面在緊張地生產,老遠就能看到它美麗雄偉的身影,它成了泰州航海電氣總廠的象徵和標誌。
謝世海和航海廠的人們不以這一切為滿足,他們自強不息,永遠在前進。
(本文原載*中央編譯局《當代共產黨人》)
記徐文藻
我初識徐文藻,該是八十年代末。我從南京《雨花》編輯部回鄉,被安排進泰州文化館,工作是聯絡基層文化站,而文藻是局裡的文藝科長。有時二三人一起到基層文化站去,站長彙報工作之後,就是文藻作指示了,令我暗自驚訝而且佩服的是,他總是取出好幾頁寫得滿滿的紙來,工作指示預先地就寫在上面,一二三四的很有條理,也很有內容。為何我會暗自驚訝呢?因為如果換了我,會覺得說幾句就行了。我就不由得想,文藻是一個當領導的好料子。
那時的文藻,作為畫家,我已心可,因為見到過他作的一幅一米見方的水彩,一段柵欄一叢菜花,在陽光下燦爛,既真且美,甚可見他的心細和功力。
後來,文藻不當科長了,他做了專業的畫家,立即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幅水彩畫上了全國美展。要從人才學角度看,你說他這人,是沿著科長的仕途繼續前進好呢,還是來當專業畫家好?這怕是一個“二難”的問題吧。卻也唯有順其自然了。
一個大型企業的老總是他的同學,他就到那企業去當他的畫家,也許同時還做著別的一些工作吧,但這樣的不久之後,泰州書畫院成立,他就回來當了院長,這才算是正式的永遠的做了畫家了,然而他同時又處在了領導的崗位上,那“二難”也可算是得到了“統一”。
文藻這就作起中國畫來。中國畫對於他,不陌生,他從小就自己就長久迷戀過《芥子園畫譜》的。他作山水,直奔黃賓虹大師,取法乎上。他臨摹過許多古人的山水,我很喜歡,我的屋裡就懸掛著他這樣的一幅四尺山水,立體感很強,我每久視而意身其中,很是享受的。他現在創作的山水畫到處都是了,上網一查就有,評價不低。他力求在學黃的基礎上有所獨創,曾經在一幅畫上題寫說,“賓翁素以黑山水示夜山之美,餘今以白山水試寫,不知能否自圓其說焉。”可見他的辛勤探求。
他也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