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遏制了下來,只是舉起手來,向兩人的背影揮了揮,眼望著那淺藍色的背影,如此靈巧,如此美麗,又如此傷感地慢慢走了開去,直到轉過山角不見,伍中年仍感到那身影在自己的眼前晃動,有幾次像是要轉過身來,但那也究竟只是幻覺,伍中年長嘆一聲,站了起來,兩眼仍是怔怔地望著阿藍離去的方向,心中惆悵之極。
他心中,從來也未曾產生過這樣的感覺,在和蘇怡、蘇慧見面或是分手的時候,他心中絕對不會那樣地惆悵,但此時他卻望著被明月照射得明亮已極的山和水,久久地佇立著,一動也不動。
好一會,他才猛地醒來,自己身在翠竹渚中,同時,又恨自己剛才為什麼不出聲招呼,但隨即耳際又響起了獨指仙的警告聲。
接著又想起了他的吩咐,要執行真氣十二遍,急忙又草草補行,等了一會,仍未見蘇怡、蘇慧兩人回來,心枋如今要尋死,當然不會有人阻攔,但奇的是,自從看到了那淺藍色美麗的背影,在月光下消失之後,他已經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死意,想起日間在江邊的舉動,反覺得啞然可笑。
暗忖剛才自己雖然未曾出聲招呼,但是那少女既然褒得蘇家姐妹,連她們化了妝都認得出,蘇家姐妹自然也認得她,再說獨指仙孫泗,在江湖上也不是泛泛之輩,只要一打聽,便可以知道她的師傅是誰?為什麼定下那樣一個奇怪的戒律,和有無辦法補救了。
一想及此,心情又輕鬆了些,便來到了書房之中。只見書房中陳設東倒西歪,想來全是被那個孩子弄亂的,在地上拾起了筆墨硯,正待留一張字條,向蘇怡蘇慧兩人講明自己已然被人解開穴道因此離去之際,忽地一眼瞥見另有一張字紙在地上。
拾起一看,紙上所寫的,正是“速來城西三拔巷”七字。
伍中年一怔,已然明白了蘇怡蘇慧兩人,何以一到便匆匆離去的道理,心想自己總算蒙她們相救兩次,就此離去,也於理不合,她們久去未歸,不知道是否碰到了什麼難題?應該前去看上一看。
伍中年俠義過人,急人之難,如今自己,也未曾考慮蘇家姐妹當然是和顧文瑜在一起,她們有難,以自己的武功,是否能以解救,順手在牆上摘下了一口長劍,繞過了山頭,上了大路,逕撲鎮江城中而去!
如今卻說蘇怡、蘇慧姐妹兩人,一看到師傅所留的字條,知道若不是發生了極其緊要的大事,以師傅儒俠顧文瑜之為人,行事絕對不會如此匆忙,因此兩人雖然都願意陪著伍中,也只得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翠竹渚,向鎮江城中走去,到了城西,兩人雖是時時進城,也不知道那三拔巷在什麼地方。
兩人一面找,一面問了幾個人,都搖頭答說不知道。
姐妹兩人更是著急,蘇慧道:“姐姐,莫不是師傅忙中有錯,寫錯了地名?”
蘇怡道:“那怎麼會,城西地方大著呢!怕那三拔巷不甚聞名,我們才沒有找到的。”
蘇慧卻仍是固執己見,道:“莫是你看錯了,師傅寫的不是三拔巷,那張字條呢?”
蘇怡在身邊一撲,道:“沒有帶出來,還在書房裡哩!”
蘇慧又不住頓足埋怨。
蘇怡道:“妹妹,我總是這樣,一有什麼事情,不是沒有耐心,就是亂估計!”
蘇慧心中只感到說不出來的煩躁,“哼”地一聲,道:“耐心!耐心!就算師傅本領大,有什麼事情不怕,翠竹渚中一個大人,一個小孩,難道你不耽心麼?”
蘇怡見妹子又使上了小性兒,知道她的脾氣,也就不去勸她,兩人在城西團團兜了一轉,仍然沒有打聽到三拔巷在什麼地方,堪堪來到城牆腳下,只見一個老叫化子,正倚著一堵牆在曬太陽。
蘇怡道:“是了,這老化子在鎮江城中,每每碰到,何不向他問上一問?他行乞之時,大街小巷亂轉,也許知道那三拔巷在什麼地方!”
蘇慧咕噥著道:“越來越好了,索性向要飯的問起路來了!”
蘇怡也不理會她,逕自走了過去,尚未開口問話,仔細向那叫化子一看,心中又不禁愕然,原來那化子懶洋洋地倚牆席地而坐,看見有人來了,只是翻了翻眼睛,一副愛理不理的神氣一走近,便聞到一蓬酒味,這情景那裡像是正式乞食的化子?而且也不是時時見到的那老化子。
蘇怡情知有異,但既已走到他的面前,不開口總不是路,便問道:“這位大哥,可知道城西有一條巷子,叫三拔巷的,在什麼地方?”
那化子又翻了翻眼睛,不理不睬,望了蘇怡幾眼,索性將眼閉了起來,蘇慧在一邊看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