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財富都是過眼雲煙。出門的時候還是財主,幾百公里後就變成賣兒賣女,典賣妻子的難民。
這是個混蛋的時代。
守序必須承認,他需要奴隸。無論是與荷蘭人合作介入黑奴貿易,還是透過戰爭掠奪人口,守序都得從事一些在幾年前他瞧不起的工作。這甚至不是一個選擇問題,他很快便做出了決定。
與海家小姐的婚期定在了下半年,到時海述祖將會親自來金城。時間緊迫,三亞鐵礦公司在那之前就要完成組建工作,海述祖將會利用這段時間拿到三亞巡檢分司的權力,完成計劃中的明朝部分。而守序則需要在金城完成資金募集和貸款工作,並且獲得充足的開發人力。
春風已起,南風季即將到來。
守序在博鋪巡檢司與海述祖道別,南海號離開臨高,順著安南和廣南兩國的海岸線南下。途經湄公河口略作停留。
湄公河在下游也是一個龐大的排水系統。在洞薩里湖附近,湄公河分成前江與後江,前江又分為三個主要出海口,從北向南依次是美荻河、鹹龍河和古氈河。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滾滾而下的泥沙造就了最肥沃的土地,千萬年來**的植物,形成了厚厚的泥炭層,那是最好的天然肥料之一。
如今這裡依然密佈著沼澤與樹林,荒林與虎豹並存。湄公河下游的土著居民是高棉人,農業生產技術極為落後,人口很少。
如果沒有守序的出現,這片土地將來會由三千臣屬於鄭克爽的軍隊來拓殖。鄭家在臺灣投降,他在廣東的部分軍人卻不願向韃虜跪拜,這隻最後的明軍與東南亞最強國之一的廣南阮主達成協議。阮主把當時尚未控制的湄公河區域封給了這些中**人,楊彥迪率軍開拓美,陳上川率軍開拓西貢河右岸。三千鄭軍的實力對高棉人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不甘心臣服滿清的華人紛紛逃至美和另一個湄公河區域的華人國家,莫氏的河仙國。
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華人就把湄公河口從蠻荒之地變成廣南最富庶的省份之一。陳上川后來還率軍向西擴張,吊打了真臘國。明軍將官們多數也成為越南的世襲貴族。
因為沒有與滿清直接接壤,阮主政權可以高舉道義的大旗,他們對華人的態度,對流亡的明軍和明朝大臣一直很好。這也給他們帶來了福報,阮朝後來被西山滅國,湄公河地區的華人成為他們最後的依靠,湄公河口的嘉定地區也成為阮氏復國的基地。白蓮教、天地會、海盜,各路中國反清勢力匯聚到了阮主的旗下,幫助他們復國成功統一越南。
守序可以預見到,當明朝崩潰後,將會有持續很多年的中國向南洋的移民潮。歷史上這股移民潮沒有目的性也沒有得到良好組織。而守序現在只要依託金城,建立數座中途港,確保航線的安全,規劃好移民的土地,他能獲得的人口將比歷史上多的多。在這種情況下,湄公河口的華人國家也許就不會消亡。
金城目前向南北兩個方向擴張的餘地實際並不大,北面屬於暹羅,南面屬於柔佛蘇丹。而柔佛是荷蘭的盟友,金城現在還不具備與荷蘭翻臉的實力。要接納這股中國移民,湄公河下游幾乎是守序唯一的選擇。
這塊極具潛力的土地目前在法律上屬於真臘所有,但真臘在這片區域其實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城市,也沒有實際控制權。
對真臘的進攻,在軍事上並不難。真臘如今幾乎就像一塊蛋糕一樣,任憑暹羅和廣南擺佈。就連西班牙人也曾嘗試過征服真臘,當然他們的人太少,雖然一度接近成功,最後還是被真臘的鄉親們丟進了湄公河餵魚。
守序的情況與西班牙人類似,軍隊對真臘是壓倒性優勢,他面臨的問題更多會是外交。
廣南國正在極力向南拓展,占城實際已是廣南的屬國,阮主只是出於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保留了占城這個國家。占人,這個歷史上曾經好戰的輝煌民族離消亡不遠了。
廣南剛剛與真臘簽訂了條約,拿到了西貢河附近的貿易權。西貢和頭頓地區已經被廣南視為囊中物,守序插手的餘地不大,前江地區也是廣南的遠期目標。
守序想拿到後江。
如果以臺北作為起點,三亞剛好位於金臺航線的中點位置。在臺灣與海南之間拿到上下川島,在海南與金城之間拿到後江。守序就能建立一條沿海岸的稜堡線骨架,再步步做實,填補一些次要港口和商館。最後就能像葡萄牙人當年控制印度洋一樣,把中國的西洋航線完全納入掌控中,進而控制珠江口和雷州的糖,獲得龐大的經濟利益和人口補充。
這是守序給金城規劃的核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