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皇太極的軍隊可以擄掠,搶糧食,可以砍樹木點火取暖,而袁崇煥的軍隊則不可以。在飢餒嚴寒交加的情況下,袁崇煥鼓勵他的官兵同後金軍搏戰。皇太極親自督率左右翼八個旗的軍隊同袁軍在左安門外展開爭鬥,袁崇煥一如既往率領官兵英勇奮戰,殺退了皇太極的進攻。後金軍曾先後在寧遠、寧錦、京師三次敗於袁崇煥手下,皇太極雖督軍奮戰,卻不敢浪戰。看到自己的軍隊死傷慘重,皇太極不得已收兵回營,但故做鎮靜,掩敗為勝,跟部下說了一番話:
上與諸貝勒率輕騎往視進攻之處,雲:“路隘且險,若傷我軍士,雖勝不足多也。此不過敗殘之餘耳,何足以勞我軍!”遂還營。(《清太宗實錄》卷五)
這明顯是皇太極的自我解嘲,既然袁崇煥軍隊是殘敗之卒,為何不乘勝追擊,聚而殲之呢?不過是為罷兵找一個比較體面的藉口罷了。
二十八日,皇太極牧馬於南海子。袁崇煥用嚮導任守忠策,“以五百火炮手,潛在海子,距賊營裡許,四面攻打,賊大亂”,隨後皇太極移營出南海子。
明軍與後金軍已經有了三次交鋒,左安門之戰後,接下來還要打第四仗,即永定門之戰。但此前,袁崇煥已經被捕了,為了敘事的完整性,先交代一下這次戰役的情況。
北京永定門舊影
永定門之戰崇禎帝任命滿桂做總理,統率保衛北京的兵馬。明四位總兵——滿桂、孫祖壽、黑雲龍、麻登雲,率領4萬軍隊,在永定門外“四方結柵木,四面列槍炮”(王先謙《東華錄》卷五),精心部署,進行防禦。皇太極在十二月十七日,率領八旗軍進攻永定門。明四員總兵,滿桂和孫祖壽戰死,黑雲龍和麻登雲被俘,明軍失敗。但後金軍也死傷慘重,沒能攻破城門。
。。
第三十二講 保衛京師(4)
京門這四仗,明軍兩次失利兩次得勝,失利的是滿桂等五總兵,其中兩個陣亡,兩個被俘,一個戰敗;袁崇煥的軍隊則兩戰兩勝,擊退了皇太極軍隊的進攻,保衛了首都北京。
袁崇煥率領關寧騎兵接連取得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次勝利,這是十年來非常少見的特例——明軍與後金軍野戰爭鋒而取得勝利。在此之前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明軍主要是依託堅城和利用火炮來擊退後金的騎兵。而在保衛北京的戰鬥中,袁崇煥的部隊不僅不能進入城中依託城池作戰,而且要在寒冬中露宿野外,士馬凍餒,人缺餉,馬缺料。袁崇煥軍紀嚴明,規定:“不許一兵入民家,即野外樹木,亦不得傷損。”有一兵士曾“擅取民家餅,當即梟示”。此外,城中的兵民誤認為後金兵是遼軍引來的,向城下的遼軍扔磚塊。袁崇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忍辱負重,浴血奮戰。
皇太極對袁崇煥不能戰勝,便施用“反間計”,陷害袁崇煥。而崇禎皇帝也認為懲治袁崇煥的時機到了。結果,勝軍之將卻沒有好結果,袁崇煥竟在平臺被崇禎皇帝下獄。
第三十三講 平臺落獄(1)
在京師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袁崇煥率領關寧兵馬,英勇奮戰,接連取得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次勝利,迫使後金軍往城南撤去,終於緩解了京師的燃眉之急。
但是,軍事勝利不但沒有為袁崇煥贏得任何獎賞,相反卻把眾多仇神召喚到了他的周圍,概括起來說,他引起了六恨:一,天聰汗皇太極恨他;二,打了敗仗的同僚恨他;三,經濟利益受到損害的達官貴人恨他;四,閹黨餘孽恨他;五,京城不明真相的百姓恨他;六,特別是破滅了中興之夢的崇禎皇帝更恨他。這六恨的綜合作用,使悲劇性的命運將要降臨在袁崇煥的身上!一、反間毒計
皇太極和袁崇煥有解不開的仇恨:寧遠之戰,皇太極父子吃了敗仗,努爾哈赤抑鬱而終;寧錦之戰,皇太極又打敗了;廣渠門和左安門之戰,皇太極再次失利。
軍事上打不贏,皇太極就在政治上設法來除掉袁崇煥,他想出了一條反間毒計。大家知道,皇太極熟悉《三國演義》的故事,他的反間計就是仿照《三國演義》中蔣幹盜書來設計的。
皇太極在左安門兵敗的第二天,就設下一個政治圈套。
先是,後金大軍屯南海子時,俘虜了明朝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王成德。據《崇禎長編》記載:大清兵駐南海子,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王成德,為大清兵所獲,口稱“我是萬歲爺養馬的官兒”。後來把楊春等人帶至德勝門外,指派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什達海等監守。
高鴻中、鮑承先按照皇太極的旨意,夜裡回營,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