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話來說就是“言者無罪”,這是給言官的一個特殊待遇。但實際上也不是這樣,言官要真說錯了,觸怒了皇帝,照樣免官。
創理藩院。這是清朝為管理蒙古事務而建立的機構。明朝對少數民族事務的管理,由禮部主客清吏司分掌朝貢、嗣封、敕印、接待、賞賚、通譯等事宜,還設立四夷館訓練通事和翻譯文書。清朝則不同。崇德元年即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十三日,皇太極命都察院承政尼堪為蒙古衙門承政,負責管理蒙古諸部事務。這是《清太宗實錄》中首見蒙古衙門的記載。官制只分承政、參政二等,每等各有三、四員。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二十九日,“更定蒙古衙門為理藩院”(《清太宗實錄》卷四二),蒙古衙門成為清朝八大衙門之一。
清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合稱“三院六部二衙門”,是在後金原有體制機構的基礎上,參酌明制而建立的比較完整的國家中央機構。這是清初政治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它一方面表明,滿洲定都瀋陽,建立起能夠管理滿洲、蒙古、漢民的中央行政機構;另一方面則顯示,瀋陽政權是清的基地,“日後得了蠻子地方,不至於手忙腳亂”,就是為取得全國政權做了體制上的準備。從這一點來講,皇太極比李自成高明。李自成當時忙於作戰,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政權的架構形式,後來到了北京,以至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第三十九講 建立大清(6)
總之,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標誌著原先以女真—滿洲為主體的女真國(金國),已經發展為以滿洲為主體,包含漢族、蒙古族、東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內,民族多元、國家一統的大清帝國,併為清軍入關後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準備。皇太極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繼續同明朝爭奪天下,一場重要的戰爭即將發生,這就是松錦大戰。第四十講松錦大戰|
第四十講 松錦大戰(1)
前面講到祖大壽降清,他是明朝在戰場上向清投降的第一位總兵官。這一講要說由此引發的松錦大戰。此戰,從明崇禎十三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四月十一日清軍進圍錦州開始,到崇禎十五年即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二十二日杏山失陷為止,共兩年的時間,在錦州到松山地帶進行。這場大戰非同小可,它直接影響到明清爭雄的全域性。我們先從錦州被圍說起。皇太極的盔甲一、錦州被圍
皇太極為什麼要圍錦州呢?
祖大壽是錦州總兵,在大淩河之戰投降皇太極,並答應回錦州作內應,裡應外合,奪取錦州。但是,祖大壽沒有履行諾言,獻出錦州,而是堅守錦州。皇太極當然很生氣,他的貝勒們也一致要攻下錦州,活捉祖大壽,再取寧遠城,進逼山海關。此時的皇太極,在東邊兩徵朝鮮,先結“兄弟之盟”又結“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爾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經統一黑龍江流域;可以專注於南面——嚮明朝關寧錦防線的前茅錦州發動進攻。
此時的明朝,已經腐敗到了極點,清內秘書院副理事官張文衡向皇太極奏報說:
彼文武大小官員,俱是錢買的。文的無謀,武的無勇。管軍馬者,克軍錢;造器械者,減官錢。軍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實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時,反趁勤王,一味搶掠。俗語常雲:“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如篦子。”兵馬如此,雖多何益!況太監專權,好財喜諛,賞罰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頭。上下里外,通同扯謊,事事俱壞極了。(《張文衡請勿失時機奏》,《天聰朝臣工奏議》卷下)
第四十講崇煥之死|在遼東,孫承宗告老還鄉,又失去了袁崇煥、趙率教、滿桂、何可綱等一批重臣武將,關寧錦防線的防禦能力大為削弱。
皇太極趁著這種形勢,確認:必先破關寧錦防線,佔領遼西走廊,奪取山海關。他選擇的突破口,就是錦州。
崇禎十三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四月,洪承疇奉調遼東僅僅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松(山)錦(州)之戰就打響了。
皇太極從以前的失敗中明白:關寧錦防線不可強攻,而要智取——圍城、設伏、打援、攻堅。為此,皇太極做了三點部署:
第一步,屯兵義州。義州離錦州90裡,皇太極派軍隊屯田種糧,解決後勤供給。
第二步,圍困錦州。仍用當年圍大淩河城的辦法,四面包圍,內外隔絕。
在錦州東南面18裡是松山城,松山城偏西南30裡是杏山城,而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