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
有了銀子繡娘們出去做事更加帶勁了,這掙多了銀子就可以過好年,一家老小都能吃飽穿暖。誰不願意呢?
而同時在劉月不知情的時候,南宮明就開始把自己同劉月的事。慢慢講給自己的皇祖母聽,當然連帶著把劉月如何撐起一個家。如何在康城落地生根,也一塊兒講給太后聽了。
當然南宮明使了點小心眼,每日說一點,可是卻是用話本子的方式說,提都沒提過自己就是中裡面的主角。老太后每日裡聽一點,非常不過癮,可是偏偏南宮明就是不肯多說。
還非說要讓老太后休息好,所以每日說一點,正好不打擾老太后午睡。老太后見孫兒如此疼自己。就算心裡別提多癢。多想知道結果,也不好意思再鬧下去了。
而且這每日聽南宮王爺說書,都成老太后最近這些日子最開心的事兒了。老太后每日裡都會聽話的多吃一些飯,飯後多走走,然後就是盼著南宮明來看自己了。
老太后現在愛極了話本里的小姑娘了,小小年紀打小就能幹,堅韌的就像路邊的野草一樣,明明是苦水裡泡大的,可是偏偏卻把日子過的像蜜水裡一樣甜。
這就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這深宮裡的女人們爭個不停,都不缺口飯,可是卻還不知足,成天的鬧風鬧雨。想想太后就火大。看來改明日可得把明兒說的話本,好好宮裡哪些女人說說。
讓她們知道自己過的多太平,別成日裡生事了。老太后現在最揪心的就是劉月同那王爺的親事。這兩人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的。可是像劉月那樣的好姑娘。兩人又情投意合,不讓這兩人成親都說不過去了。
可是太后卻也清楚的明白。以劉月的身份,給那王爺做妾都不行呢?更不要說做正室了,這必定不能讓世人所容。
南宮明也看出太后心裡的惋惜了,可是太后到底是太后,知道有些事不能感情用事。南宮明試探著:“祖母,您就不想這兩人成親嗎?”
太后點點南宮明的額頭,嘆息道:“這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沒錯,可是這身份地位擺在哪兒,豈能兒戲呢?
哀家就算再傷心難過,也就只能嘆息了,總不能真讓這兩人成親,到時候讓那王爺受人恥笑,劉月讓其它人看輕吧!這身份地位擺在哪兒,不是一句有情就能解決的。”
南宮明拉著太后的手,心裡一陣擔憂,沒想到祖母這麼堅定,把這身份規矩守的死死的。自己連日來又是扇情,又是增加劇情的,沒想到太后感動是感動,憐惜是憐惜,可是真到親事上,還是不鬆口。
“祖母,孫兒倒覺得身份地位是次要的,兩情相悅才最重要,如果這王爺日後娶了不喜歡的女子,指不定又成悲劇了。
而那麼好的姑娘,不比那些出身世家的小姐強太多嗎?孫兒倒覺得她們很相配,就該在一起,不然那才是天理不容呢?”
太后慈愛的看著南宮明,語重心腸道:“孫兒,祖母知道你重情重義,可是這身份不是祖母說了算,而是祖宗家法訂下的。而且這本就是話本,做不得準。”
南宮明低著頭,一幅傷心的樣子,“祖母,其實話本里的王爺就是孫兒!”
老太后面上一愣,立馬拉過南宮明,昏黃的眼裡全是擔憂:“孫兒。你說的可是真的,這裡面的王爺真的是你嗎?當年你失蹤。真的是因為糟人暗算嗎?”
南宮明反倒坦然:“皇祖母,如若沒有當年的暗算,孫兒也不會遇上哪樣值得孫兒傾心的女子。孫兒倒覺得值得1”
太后看著面前的南宮明,除了眼裡的堅定,還有哪一抹難得的溫情。自打素素死後,明兒好久沒有這樣的眼神了,不管何時都是冷冷淡淡的。
而外面都傳南宮王爺冷酷無情,可是這一抹眼神分明是多情呀!可惜他的情全給了那個民間女子了,可惜呀!
太后看著南宮明不語,眼裡除了深思再無其它,太后覺得造化弄人,小兒子當年也是非林氏不娶,現在孫兒也是非那民女不娶,這兩父子說不像但卻很像,都一樣的困在兒女私情上了。
只是明兒是個好孩子,分得清輕重,所以早早就讓自己不要為他賜婚,不想委屈其它小姐,以前自己只以為明兒是小孩子心性,想尋什麼才子佳人,或是看不上京城哪些世家小姐,等年紀再大一些,終會成家立業的。
可是沒想到哪時候,這孩子就存了這份心思,居然隱忍了這麼多年,從未像自己提過半個字,更沒提過當年糟追殺之事。
現在看來這孩子倒還算仗義,沒有隨意的娶個人,然後再把那人抬回來。可是看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