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1/4 頁)
公子敢幫忙,就算是天大的好事了。顧公子現在任職翰林院,雖然只是六品小官,可是內閣大臣們都出自翰林,所以進翰林院不是為了官職的高低,而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前程。
經顧公子介紹的書院,必定不會差。所以劉成去哪裡讀書可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嗎?
還能得顧公子提攜,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張氏和劉柱覺得一定得好好感謝顧公子,可是人家現在是京官了,家裡又不缺銀子。
兩人想了好久才決定。不如多送一些康城的特產去,也算是一解鄉思之苦吧!劉成也很贊同,這樣比那些俗物更加真心。
想到去京城不僅可以見識到更加有才華的學子們。還可以有興在京城的書院就讀,劉成心裡就更加高興了。
本來還擔心落榜之後的事。現在顧大哥全幫自己解決了。顧大哥說的是,自己還年輕。這次下場重在經驗,中不中就是次要的。
劉月知道顧玉樓出手幫劉成時,心裡也很感激,雖然一直以來劉成都說不在意這一次中榜與否。
可是落榜之後讓劉成一個人回康城,劉月還是不大放心。而且劉成太年輕了,需要一個良師益友。這樣才能幫助劉成成長,而顧玉樓正好是合適的人選。
這幾年來顧玉樓一直特劉成關心有加,處處鼓勵劉成。連劉成進京落榜之後的事也打算好了,介紹書院是假,最重要的是讓劉成在進考場之前安心吧!
現在想想自己對顧玉樓還真狠心了點,人家這樣盡心盡力的待自己的弟弟,自己卻對其如此冷情。還真是不大地道!劉月決定去京城之後,一定要好好請顧玉樓吃頓飯,好好謝謝顧玉樓。
本來兩人一輛馬車就夠了,可是出行之前,劉月又特意給劉成買了一個書童。加上劉月自己帶的一個丫頭,還有娘備的那些東西,就一定得要兩輛馬車了。
雖然劉成很不樂意二姐給自己買 個書童,可是卻同樣知道這是二姐的好意。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裡,二姐這樣安排也是真心的為自己好。
劉成就只能受著了,可是卻不大願意使喚書童,還是願意事事親力親為。搞得小書童不知如何是好。
劉月知道給劉成置辦書童是很有必要,在京城但凡是個舉子,身邊都一定會有書童的,弟弟雖然自理能力強,不需要書童幫忙,可是充面子也是要的。
京城哪地方人眼睛長在頭頂,就算自敘清高的讀書人,事關臉面也不免落入俗套了。可是看著弟弟不情不願的樣子,到現在也沒給書童起個名字,終是忍不住說道上了。
“劉成,二姐知道你的心思,可是去了京城,有些事就必需得入鄉隨俗了。你該明白這些事的,難不成還要二姐一一說道不成?”
劉成手裡拿著書放了下來,其實康城不少同窗也有書童的,只是想到自己事事要讓二姐安排,這心裡就不大痛快了。
臉上不快道:“自是不必二姐一一說道,可是二姐也得先問問我的意思呀!等到出門上車時,你才說起這書童的事。”
劉月明白擠成不想讓自己管束,也不希望別人給他安排太多,這時候劉成心氣高著呢?打小就盼著不靠別人,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好了,你心氣高,二姐不該不先問你的意思,
這裡先向你告罪如何!這一路上你可得把這書童好好使使,你別看他年紀不大,身板也不結實。
可是人家卻會些功夫,幫你趕幾個壞人還是沒問題的。二姐這可是為你好,你別太不給面子了,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不中意,到時候自己換一個就行了。”
劉月說完繼續看手裡的賬目了,對劉成有些時候哄著,可是哄完了就得給些嚴厲,不然他就不知道收了。劉成聽說會些功夫,立馬來了興致,自己早就想學兩手了,可惜二姐不讓。
記得小時候別人欺負自己,還是二姐在前頭頂著,自己一個大男人靠二護著。現在有個會功夫的書童,正好教自己幾手,至少能護住自己。
不過這書童想必二姐真費了心思,不然從哪兒尋來會些功夫的書童呢?其實二姐挺好的,就是沒先問問自己,不過依自己的性子,問了也民白問,自己肯定不會應下的。
於是從兩人離開康城的第二日起,劉成就主動同書童坐一車了,而且劉成還知道了書童 的名字,叫阿福。一聽就是鄉下人家,盼著孩子們長大有福氣有口飯成。
劉成不由想起自己的名字來,劉成 ,爹還真是會想。雖說沒什麼深意在裡頭,可是卻寄予了很深的期望。希望自己這次京城之行,能一切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