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那個可能滑落的方向。還好,這一次她成功了,沒被鄭奉時的壞情緒感染自己,她用公事公辦的口氣,再三叮囑鄭奉時,一定要正確處理採訪,千萬別激化矛盾,現在事態還沒平息,防止記者再把群眾的情緒挑起來,等她安排好手頭的工作,馬上趕來。
鄭奉時聽完,只說了聲〃隨便〃,便把電話掛了。
林雅雯又把電話打往省委宣傳部,可惜胡處長不在,打手機不通,看來她只能親自出面跟記者交涉了。
3
又是一個風沙彌漫的日子。
天還沒亮透,呼叫的北風便從沙漠深處捲來,吼吼的,叫得那個兇,能把人嚇死。晚報記者陳言從地窩子裡走出來,還沒來得及伸直眼望,就被狂風打了個趔趄,眼裡也吹進幾粒沙子。〃狗日的天爺,刮個沒完哩。〃陳言學沙鄉人,罵了句髒話,揉揉眼,想往鄉政府那邊去,可風太猛了,颳得人邁不開步子。陳言走了幾步,感覺不行,只好又沮喪地掉頭回來。
蜷縮在草鋪上眯著眼丟盹兒的宋二蛤蟆動了動,伸手拽了一下破皮襖,說:〃這風野著哩,你還是聽我的話,老老實實睡一會吧。〃
陳言沒說話,他的心被一層悲涼壓著,嗓子裡也像是被什麼堵著,說不出話。晨光穿過地窩子口,亮進來,映出裡面的一副慘相。如果說昨晚他還沒覺得住地窩子是多麼荒唐的一件事,這陣兒,這份感覺就升起來,不只是覺得荒唐,簡直是不可思議。他怎麼能窩在這種地兒呢?他可是堂堂的記者站站長啊,一個自命不凡的人!
是的,昨晚陳言就住在這裡,跟沙灣村的光棍宋二蛤蟆窩在一起。
BOOK。▲紅橋▲書吧▲
第9節:第一章 繞不過去的〃121〃(9)
這是一個廢棄了一年多的地窩子,之前,沙灣村的老光棍宋二蛤蟆在這兒看瓜。地窩子前面,是宋二蛤蟆的瓜地,據宋二蛤蟆說,這地他種了五年,年年都種籽瓜,掙錢不少哩。可去年鄉政府突然下了紅標頭檔案,說這地屬於糾紛地,不能種了。宋二蛤蟆沒理,照舊種了籽瓜,結果,一個月後,讓鄉政府僱來的推土機給推了。宋二蛤蟆白白損失了幾尼龍袋籽種還有大把的力氣,一怒之下他將地窩子的門給扒了,還在裡面撒了泡臭烘烘的尿。沒想,一年之後,他竟跟市裡來的陳大記者又滾在了這地窩子裡。
〃嘿嘿,日怪,真日怪。〃宋二蛤蟆原本就沒有瞌睡,他興奮著哩,昨兒一晚,他掙了一百。嘿嘿,一大百啊。陳大記者原本說好給五十,讓他把地窩子收拾好,別把人給燻倒了,順帶著讓他往裡面叫人。宋二蛤蟆心想,五十也值啊,不就是天黑後把地窩子日弄一下,鋪些乾草,再一趟趟地跑村子裡叫人麼?能掙五十,已經很多了。可半夜時分,他去叫王山羊,路上王山羊拿話取笑他:〃狗日的二蛤蟆,啥時做起情報員了?說,老鬼,這一宿,掙了多少,不會少過一百大毛吧?〃這話讓宋二蛤蟆起了歪心,王山羊談完,輪到叫下一個時,他突然提出加價,說:〃這一趟趟的來回跑,還不能叫人知道,這事跟做賊有啥兩樣,五十,真是太虧了。〃陳言似乎早就料到他會來這一手,加上談了半晚上,一句要緊的話也沒談出來,自己想要的東西,還差很多,一狠心道:〃再給你五十,去叫人吧。〃
結果,陳言花了一百塊,外帶幾包煙一箱飲料還有一包蠟,受了一晚的罪,一條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搞到。這令他沮喪,令他不甘心。陳言原想,〃121〃以後,沙灣村絕不會寧靜,隨著事態的縱深發展,村民們應該有大的行動,至少,思想上應該如此。他想早點得到訊息,先人一步拿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這樣,關於〃121〃的後續報道,他就能比別的報紙快半拍,他陳言的名字,就能再次在報界震響。
〃媽的,白費了一晚的勁。〃陳言有點後悔,早知如此,就不該冒這險,更不該受這罪。要知道,昨晚他是揹著同行行動的,算是一次陰謀。這次一同下來的五個人,都是河西市的筆桿子,出發時大家便說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不能吃獨食。昨晚他是藉故要去看姑姑,才溜出紅柳招待所的,要是讓同行知道他幹這齷齪事,不把他的頭罵暄才怪!
不行,我得馬上回去,不能讓他們起疑。陳言心裡想著,又鑽出地窩子,剛冒出身,一個風浪又把他打了回去。才一袋煙的工夫,整個南湖就變得茫茫一片,狂風捲著沙塵,將天地染得昏昏沉沉。遠處的村莊,近處的田地,全都不見了,世界成了沙塵的海洋。
陳言懊喪極了,他沒想到沙塵暴會突然襲擊南湖,更沒想到他會被風沙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