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男人的天方夜譚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風流短跑之神時空中的深情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

人感受到了藝術創作的魅力,感受到了一種胸襟的雅緻與溫暖;使我們知道,帝王是靠不住的;從而,不再期待那些“燃燒自己溫暖大地”的帝王們“再活五百年”。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歷史寫作的變化(1)

——關於《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的對談

李亞平〓劉蘇里

《帝國政界往事》的意義在於:這是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出版二十二年後,大陸讀書人(而非學者)寫出的關於一個朝代的里程碑式作品。

劉蘇里(以下簡稱“劉”):與傳統史學寫作不同的另一種歷史寫作,其文字之鼻祖乃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二十餘年來,在它的影響下出現了一系列的作品,早期有張建偉五卷本的“晚清歷史報告”;中間努力的人有吳思、顧宏義等;最近的範本是譚伯牛的《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和劉憶江的《袁世凱評傳》,你的《帝國政界往事》(以下簡稱《帝國》)應算最新的了吧?

當我這樣敘說時,並沒有舉另一個型別的文字例子,也就是演義型的歷史小說。歷史小說自然與傳統的史學寫作不同,而我更欣賞的是上述型別的歷史寫作,甚至可以說,只有它們才能被稱為歷史寫作(以區別於學院派的歷史研究式的著述)。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在你寫作《帝國》過程中,你有無一個較確定的文字樣式,如果有,是如何貫徹始終的?

李亞平(以下簡稱“李”):從文字的角度討論這本書的寫作,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我很樂於承認《萬曆十五年》對我的影響。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說:要是沒有《萬曆十五年》的話,你這本書就厲害了。我立即回答:要是有人認為我模仿《萬曆十五年》很像的話,那是我的光榮。因為對於我來說,黃仁宇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有大智慧的人,而不是到處可以看到的兩腳書櫥,更不是騙讀者口袋裡鈔票的文字混混。遺憾的是,這兩種人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從《帝國》出版後收到的許多來信判斷,我相信許多讀者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

()

最初讀《萬曆十五年》是1983年,大學畢業第二年,當時我沒讀懂,不明白他想說什麼。原因是那時被裝了滿腦袋教科書裡的所謂歷史知識。後來,過了許多年,費了極大的力氣才算把腦袋裡的垃圾清理出去了一部分,再裝進去有用的東西,這樣才算學會了如何像個正常人那樣思考。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再讀《萬曆十五年》,才算真的讀懂了,感嘆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寫!懂得了歷史是人的歷史,而不是觀念的、概念的歷史,這樣一個連小學生都應該懂得的基本常識。我想,這必須感謝二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我可能至今還浸泡在愚蠢的泥沼垃圾中而自我感覺良好。

然後,就是吳思,就像我在“後記”中說的那樣,我說去“報考”他的研究生,他建議我讀四十本的《宋史》和二十八本的《明史》。這哪裡是指導,根本就是草菅人命!於是我索性把將近三百本的《二十四史》一口氣買齊了,埋頭開始讀。

讀史的過程中發現,當代的傳統史學在面對史料時太粗暴了。這已經不僅僅是治史方法的問題。如果光是方法問題,事實層面的東西還不至於被泯滅和閹割,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可是事實上,傳統史學為了說明其既有的觀念,對史料的歪曲與閹割真是太厲害了。這實在令人震驚。另一方面,在美國呆了近十年,回國後,看到我們國家,更具體地說是北京,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可是惟獨在史學研究和史學教育(傳統或者說主流史學)領域,在學校課堂上,幾乎看不出什麼變化。這同樣讓人心寒齒冷。

劉:你的這個看法我不太同意。事實上,最近一兩年來,史學家以及被我稱為“非專業的史家”(即歷史寫作者),一大批人開始重新梳理歷史了。但是拿一個朝代來說事,印象中你的書確是第一本。

吳思寫的不僅是歷史,當然也不是故事。我現在很期待他的第三本書。吳思是在解構傳統的“封建社會”。他試圖在大的歷史脈絡中創造出一個解讀中國社會的概念框架。這樣比較起來,你的書中是沒有這樣一個大的社會史學概念框架的。

那麼,現在大多數史家和非專業的史家在做什麼呢?找到一個切入點來展開歷史敘述,比如歷史上一個較小的時段,一個人物,一所大學,甚至一幢建築物。學院派的史家如沈志華和楊奎松,在做中共與共產國際以及與蘇美的關係,還有朝鮮戰爭的歷史梳理工作。比如鄧野,他就在透過梳理1944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賽爾號之戰聯穿越時空夏夜出逃企劃異想戀人喪屍王有什麼壞心思?親愛的,請叫我路人還無的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