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不同意。
“奴才作惡,乃仗主人之勢。誅其禍首,天下太平。你這惡奴,助紂為虐,每一次大事都壞在你手上,我且一併殺了。”
諸葛先生長嘆道:“你殺了我,也沒有用,蔡京、梁師成、王黼一眾濫官汙吏,依舊賜禍天下,恣意劫掠,你可奈得了他們何!你可一一殺光他們!方今聖上,文學出眾,極有才華,本有作為,只一時胡塗,聽信宦官播弄。若慢慢予以諫輔。或可恢復睿智明斷。無論如何,今天子宅心仁厚,就算怒遷朝臣,多隻滴貶驅逐,罕有下抄家滅族之令。你們若殺君主,群龍無首,大樹刨根,廟堂豈不危危乎矣?再說,蔡京等中涓黨羽,大權在握,遍佈朝野,呼應天下,就算扶立幼主,又何人能制宦君之氣焰,反而讓他操縱擺佈,塗炭生靈,重歷董卓,曹操挾天子之亂!這一來,遼軍壓境,內優外患,豈不社把傾而誤蒼生!?”
長孫飛虹終於明白了諸葛先生的意思:
——一個已有頑疾數十年的病人,通身都是惡疾,只奄奄一息,苟延殘喘,一旦求醫,如果下了猛藥,不但治不好,只會馬上一命歸西!
而今,宋室就是那病人。
要變只能漸變,事緩則圓,欲速則不達。
——如果殺了趙佶,可能連國家都得要亡了。
那麼說,難道要侯趙佶自動自覺,反省痛悟,改“邪”歸“正”,回心轉意麼!
試問,有哪一個當權得勢。生殺由已一念之間的人,能夠作如此痛悟,交出權力,痛改前非呢?
不可能。
為這一點,長孫飛虹很黯然。
很惘然。
一向大膽妄為、雄心壯志。從不言敗,永不言倦的他,終於撒手受擒。
因為他已覺得事不可為。
諸葛先生本有意私下開釋長孫飛虹。他十分敬重長孫飛虹的英雄膽識、豪俠氣魄。可是,蔡京黨羽,已風聞此事,走報天子。趙情知有人膽敢行刺,龍顏大怒,下旨要車裂長虹,並派軍剿滅“神槍會”。
諸葛先生連忙力勸,諫之無效,只好陳以利害:
“山東神槍會大口孫家一族,勢力浩大,武功高絕,在武林中門徒多,黨徒眾,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