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理財渠道如此豐富的今天,其實是十分錯誤和愚蠢的。
今年25歲的王林,在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客戶經理,年薪加分紅在十萬以上。這在同齡人中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了,看著銀行裡的存款一個月比一個月高,王林很是得意,覺得周圍的同事今天聊保險、明天又選基金,真是有點瞎折騰。自己的收入那麼高,存在銀行裡,又安全又省心,有什麼不好呢?所以王林從來不會聽公司組織的理財諮詢課,同事們紛紛購買商業保險,他也從來不參與。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次駕車遊玩時,王林不小心傷了腿,需要手術治療,並臥床幾個月,這下子,光是手術費、住院費、生活費就要十幾萬。而王林的所有存款也不過七八萬而已,好歹公司還有醫保,但是也才一萬多。沒有辦法,王林只好去借,東拼西湊總算把救命錢給拿出來了,算是救了急。
此時的王林是追悔莫及,他恨自己沒有未雨綢繆,本來只花幾千塊錢辦個保險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結果現在倒好,不但自己從前的積蓄被一筆勾銷,還成了〃負翁〃。他從這件事上長了記性,開始學習保險及各種理財手段,為自己規劃一個穩定的未來。
與王林相類似的境遇,我們也經常可以在報紙上見到。比如,年收入幾十萬的白領因為一場重病而傾家蕩產,被打入社會底層的故事屢見不鮮。也許,這樣的事情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是誰也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的。
說來說去,我們都是在講這樣一個道理:對一些高收入的年輕朋友而言,理財是同樣重要的。
即使在目前,你的工資已經遠遠高出同齡人,暫時不必擔心生計問題,但是要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面臨買房、結婚的事情,甚至以後養育子女的問題,面對這一大筆即將到來的支出,如果不及早作打算,到用錢時怎麼辦?和父母要?找朋友借?……要知道,手心向上(即伸手討錢)的日子可不好過喲!
再比如,假如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家人像上面的王林一樣,不幸得了重病或受了外傷,在現有的醫療保障體制下,大部分的醫療費用由自己承擔,需要很多錢來醫治時,你又該怎麼辦?其實,所有這一切不可預期的意外,只要你在平時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未雨綢繆,遇到問題時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果。
←虹←橋←書←吧←。
第6節:會理財,不如會賺錢?(2)
小李,一畢業就進入一家大型廣告公司,拿著同齡人都羨慕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他雖然不大手大腳,但也從來沒有理財的概念,所有存下來的錢,一概扔在工資卡里動也不動。他覺得這樣處理錢就已經很安全了,至於那些股票、基金之類的東西,在他看來都是不實用的,說不定還會有什麼風險把原有的積蓄給搭上去,還是老老實實放在銀行最安全。
眼看,他卡上的錢越來越多了。與他差不多的同事都已經去炒基金、買保險,投資各類理財產品了,並勸小李也參加進來,小李還是紋絲不動,心想,這種理財方式太有風險,萬一賠了怎麼辦?還是我這種〃理財方式〃最安全。
又是幾年過去了,許多投資理財的同事們在新一輪的牛市中,理財收益都在10%以上,加上他們原有的存款,可以讓他們輕輕鬆鬆地交付房子的首付錢,所以很多人都紛紛開始計劃著購房置業,而小李的存款卻只能保證他在幾年之內衣食無憂而已,小李這才發現和其他人相比,自己已然輸在了起跑線上。
所以,綜上所述,不但窮人應該理財,收入高的人更需要理財,因為你的收入越高,如果不科學理財,甚至是懶得理財,那麼所造成的損失也會越大。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應該享有經濟上的保障和富足,都應該儘早獲得財務自由,而其中理財的理念和技能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你現在的經濟狀況多麼糟糕,如果你真想做的話,你就能扭轉這種狀況。是的,財富是無法複製的,但獲得財富的理念是可以學習的,而理念也許就是最重要的。
總而言之,剛剛有收入的年輕人,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收入高的就多做一些安全的投資,收入不理想,就少做一點,但不能不做。
理財,只要能慢慢堅持下來,總有一天你會收到意外之喜,或者慶幸自己當初的明智之舉。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理財,不是一夜暴富(1)
理財,不是一夜暴富
〃理財〃並不是在中國才突然盛行起來的,在國外,很多年輕人很早就有理財的意識了。美國聯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