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區的紅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以及在南豐以西宜黃以南地區的紅軍第三軍第九師認作紅軍主力,下令發動進攻。
紅軍主力部隊從蘇區中心的後部發動進攻,避敵強勁,擊其虛弱。
8 月7 日至11日,五天之間打了三個殲滅戰,斃傷、俘虜敵軍約一萬多人,從被動中取得了主動。
紅軍悄悄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休整待機。
敵人則如同一群瞎馬,在山林裡亂衝亂撞。折騰了兩個月,沒傷著紅軍的要害,卻喪失了三個師的有生力量。其餘部隊在蘇區軍民的襲擾下驚惶不寧,奔突不定,悲嘆“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與此同時,兩廣軍閥進軍湖南,向蔣介石示威。腹背受敵的蔣介石不得不實行總退卻。
紅軍趁敵人退卻之際,分路出擊,又殲滅敵人兩萬多人。
在國民黨軍隊撤退時,紅軍同蔣鼎文、蔡廷鍇部打了一個硬仗。三軍團①見《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第97頁。
打高興圩。粟裕所在的紅一軍團打老營盤。這兩支部隊是國民黨軍隊中戰鬥力較強的部隊,打得很頑強。打到最後,國民黨集中軍官、軍士,紅軍集中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進行肉搏戰。雙方傷亡很大,最後雙方都撤了下來。
在紅軍撤軍的路上,遇到了國民黨韓德勤部一個師。據粟裕回憶說:“像吃豆腐一樣,一下子就把它消滅了。”
在毛澤東的麾下打仗,粟裕有很深的感觸。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毛澤東、朱德同志指揮我們打了一系列勝仗,使我認識到,兩軍對陣,不僅是兵力、火力、士氣的較量,也是雙方指揮員指揮藝術的較量。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軍開始常處於被動,但只要指揮員善於運籌,可以馳騁的領域仍然是很寬廣的。戰爭指揮藝術是一門無止境的學問。①第三次反“圍剿”結束後,粟裕先後擔任過紅四軍參謀長。紅一方面軍教導師師長等職務。1933年2 月,粟裕調任紅十一軍參謀長。這個軍是方誌敏在贛東北建立的紅十軍同紅十一軍三十一師合編而成的,軍長周建屏,政委肖勁光。
1931年底,粟裕還曾任中央蘇區紅軍學校隊長。
1932年5 月,蔣介石親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調集大批軍隊向紅軍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
在國民黨發動第四次“圍剿”之際,紅軍組建了紅七軍團,粟裕任紅七軍團二十師師長。
這時,毛澤東因受王明“左”傾路線的排擠和打擊而不能參與軍事指揮。
負責指揮第四次反“圍剿”的周恩來、朱德繼續執行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表現了卓越的指揮藝術。
硝石戰鬥,國民黨參戰部隊是湖南“馬日事變”的劊子手許克祥部下的一個師。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仗打得十分激烈。
紅軍二十八師攻擊敵人一個山頭,攻不下來,粟裕和肖勁光趕到前沿陣地督戰,敵人終於被打垮了。紅軍乘勝猛追。這時,敵人的第二梯隊的一部分從背後打上來。
粟裕身邊已沒有隊伍了。他以過人的智勇,率警衛員衝上前去追擊敵軍。
這股敵人被擊退了,粟裕卻受了傷。他的左臂被敵人打中,動脈血管裡的血噴出一米多遠,當場昏死過去了。警衛員用綁腿把他的傷口上部紮緊,血才止住了。
戰士們找來擔架,冒雨把粟裕送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救護所。
山路崎嶇,雨大路滑,綁帶扎得太緊,擔架走了三四個小時才到救護所。
第二天,粟裕的胳膊腫得像腿一樣粗。
由於傷勢嚴重,粟裕被轉送到軍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了。子彈從左前臂的兩根骨頭中間打穿過去,兩邊骨頭都傷了,而且打斷了神經,已經感染,出現壞死現象。
醫生主張鋸掉粟裕受傷的左臂。如果不鋸掉,就有生命危險。
如果只剩一隻胳膊,在前線作戰太不方便。粟裕堅持不鋸。
“即使有生命危險,我也不鋸。”他對醫生說。
戰將就是戰將,他可以從容地面對死亡,但他不能因為殘廢而離開戰場。
醫生只好尊重他的意見,與死神來一次較量。
但傷口已經化膿,必須動手術。
那時國民黨軍隊對蘇區封鎖極嚴,紅軍醫院藥品奇缺,裝置簡陋,醫療水平很低。
開刀沒有麻藥,為了固定受傷的部位,用麻繩把他的手臂綁在凳子上,讓醫生施行手術。
粟裕治傷,絲毫不亞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