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與武昌城裡衙門幾乎從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規制,楊震不禁嘖了下舌,心下產生了一個念頭:“這個時代的人還真沒有一點創新意識哪。哪像後世那些縣城官員有想象力,能把大樓整成白宮什麼的。”
不過待他們亮出身份,表明來意進入府衙之後,他可就沒有空去想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了,因為他已明顯感覺到了來自府衙差役們的深深敵意。想來也是,他們辛辛苦苦蒐集證據拿了人,好不容易都定案了,卻跑來幾個傢伙說要複查,這擱誰都無法接受哪。
同樣感到無法接受的還有接待他們的府衙推官羅正章,這個聽名字與漕幫副幫主很是相似的官員年近五旬,長得倒也頗有威嚴,尤其是兩邊臉頰上那深深的法令紋,更叫人不敢親近。
不過,此時在衙役們眼中頗顯威嚴的羅推官正在楊震面前叫著撞天屈:“楊大人,你這也叫下官心寒了。旁人我不敢說,只要是下官所審理的案子,就沒有一件不是有著充分的人證物證的,斷不會冤枉了任何一人。”
也不怪他這麼激動,實在是身為知府佐貳官的推官就是掌管一府刑獄的。除非知府某次心血來潮想要過問,不然幾乎所有案子都是他羅推官做的最終審斷。而一旦楊震真從中查出了什麼問題,他可是第一責任人哪。
對於羅推官的這一表現,楊震卻並不怎麼在意,只是在喝了口茶後才緩緩地道:“還請羅大人見諒,我等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但既然來了,就得把差事用心辦了不是?所以,還請羅大人多多配合,將本府這兩三個月審斷的案件卷宗都取來讓我們看上一看吧。”
“這……”見楊震沒有半點通融的意思,羅正章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了。但對方可是錦衣衛的人,他這個七品推官可招惹不起,只得黑著張臉答應下來:“既然楊小旗一定要查,那就查便是了。不過我杭州一府兩縣人多事更多,即便是兩三個月間的案子也是不少。只你們三人能忙得過來嗎?”話不投機,這稱呼自然也就不那麼恭謹了。
“這個就無須羅大人擔心了,誰叫咱們攤上了這麼個差事呢。”楊震倒顯得不急不躁,說話時的語調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那就等著吧,那些卷宗都在庫房裡放著,要收拾出來也得些時候呢。恕下官還有事在身,就不奉陪了。”在撂下這句話後,羅正章便拂袖而去。
看他如此表現,楊震反而更加的篤定了。對方必然是因為知道自己所審案件中有些是經不起細查的,才會顯得如此焦躁不安。既然是這樣,本次在杭州府衙的複核想來必然會有所收穫了。即便羅正章想要藏下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案件卷宗,怕也未必能藏得乾淨。
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楊震他們複核案件就會順利,在已經惹得衙門上下人等都很是不快的情況下,想要他們好好配合可不容易。光是拿些案件卷宗過來,那些人就是拖拖拉拉的,直到中午時分才取來了一部分,還都是些偷蒙拐騙,被人贓俱獲的小案子。
而且到了中午,衙門裡也沒人招呼一聲,更別提管飯了。楊震三人只得去外面隨便找了些吃的,然後再回到這個已算是他們辦公場所的簽押房中繼續翻看卷宗。幸好對方還沒有把事做絕,茶水方面倒是供應管夠的。
如此忙了一整天,卻幾乎沒有什麼收穫。當他們離開衙門時,甚至都能看到那些衙役眼中的譏嘲之意了。
但楊震可不會這麼快就氣餒的,第二天他再次準時出現在簽押房中,在又看了幾份小案卷宗後,忍不住拉住一名來放卷宗的書吏道:“怎麼,難道杭州真已成了天堂嗎?這兩三個月裡,盡只發生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連一件大案都沒有發生?”
“這個……小人就不知道了,小人只是照吩咐辦事而已。”那名書吏面上閃過一絲異樣,隨即匆匆退了出去。
而楊震在目送其離開後,也露出了深思之色,他的手中竟多了一張紙條……
第七十七章 冤案
又是一天過去,黃昏時分,楊震再次從杭州府衙走出卻沒有往住處而去,而是在確信沒人跟蹤後,拐進了一條離此不遠的僻靜巷弄。為了確保機密,他還叫周質、趙輝二人守在巷口。
此時天色漸暗,小巷弄中更是早一步進入了黑夜。但楊震雙眼卻遠勝常人,還是一眼就看到了藏身在暗處的一個身影,只看此人所著的衣裳就知道正是那個送紙條約自己在此見面的府衙書吏了。
那人可就沒有楊震那麼敏銳的目光了,直到他來到自己面前,低咳一聲,才認出楊震來,趕緊上前見禮:“府衙書吏齊思遠見過楊大人。”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